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柏培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柏培拉(索马里语:Berbera)是位于非洲之角北部亚丁湾沿岸的一座良港,是索马里兰最大的海港以及萨赫勒州的首府,2005年人口约60,000多人。
历史
总结
视角
柏培拉被认为是索马里城邦时期的马劳港(古希腊语:Μαλαὼ),公元1世纪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里第八章中有所描述:
“在Avalites之后还有另一个集镇,比这个更好,叫做Malao,距离大约八百斯塔迪亚的帆。锚地是一个开放的路堤,被从东边跑出来的一个吐痰所遮蔽。这里的当地人更加和平。已经提到的东西进口到这个地方,还有许多来自Arsinoe的长袍,披风,穿着和染色布; 水杯,少量的软铜片,铁和金银币,这些地方有没药、一些“远方”乳香、较硬的肉桂、杜阿卡、印度柯巴和马基尔,这些都是进口到阿拉伯的;还有奴隶,但很少。”
—— 第8章[3]
9世纪时,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之为“拨拔立”:“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食。无衣服,唯腰下用羊皮掩之。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波斯商人欲入此国,围集数千,人斋绁布,没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自古不属外国。战用象排、野牛角为槊,衣甲弓矢之器。步兵二十万。大食频讨袭之”[4],南宋赵汝适 《诸番志》称为“弼琶啰国”:“弼琶啰国,有四州,余皆村落,各以豪强相尚。事天不事佛。土多骆駞、绵羊,以骆駞肉并乳及烧饼为常馔。产龙涎,大象牙及大犀角,象牙有重百余斤,犀角重十余斤。亦多木香、苏合香油、没药,玳瑁至厚。他国悉就贩焉。又产物名骆駞鹤,身项长六七尺,有翼能飞,但不甚高。兽名徂蜡,状如骆駞,而大如牛,色黄,前脚高五尺,后低三尺,头高向上,皮厚一寸。又有骡子,红、白、黑三色相间,纹如经带,皆山野之兽,往往骆駞之别种也。国人好猎,时以药箭取之”[5]。
13至16世纪相继成为伊法特苏丹国、阿达尔苏丹国的主要港口。在英国进入此区之前,Habr Awal氏族曾控制柏培拉并共同管理其贸易,作为保护者(abans)分享来自阿拉伯和印度商人的所有商业交易利润,1827年英国发动柏培拉之战,1840年英国占领非洲之角北部,1887年宣布该地纳入英属索马里兰,殖民期间曾计划修建连结义属埃塞俄比亚哈勒尔铁路,但因怕损及与法国友好协议(法属索马利)而被英国国会否决。
1960年6月26日成为新独立国家索马里兰国的领土,五天后再与刚独立的义属索马里兰合并为“索马里共和国”,1980年代前几乎所有牲畜出口都是经柏培拉港出口的,主要出口至沙特阿拉伯。1969年苏联协助在此建设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军事基地,1971年有16艘苏联舰艇出征。[6]1977年索马里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爆发欧加登战争后,苏联因支持索马里而撤离了柏培拉与索马里,1980年美国在柏培拉投入4000万美元资源。1985年柏培拉人口估计有70,000人,1986年索马里开始动荡,索马里亚政府为政压索马里民族运动 (SNM) 而空中轰炸此区,1991年独裁政权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垮台后爆发索马里内战,索马里共和国北部地区(原英属索马里兰)宣布独立索马里兰共和国,随后柏培拉也开始缓慢的重建基础设施。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