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爱乐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柏林爱乐厅(德语:Berliner Philharmonie)是一座位于德国柏林的音乐厅,列名世界百大厅院之一,亦是柏林爱乐乐团的主要表演场地。[4]爱乐厅因其音响效果和建筑结构而著名,内部又可分为席位共2,440席的大厅(Großer Saal),以及席位1,180席的室内乐厅(Kammermusiksaal)。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2月15日) |
地理位置
音乐厅坐落于蒂尔加滕的南缘,前柏林墙的西方。
建筑特色
设计者汉斯·夏隆如此阐述自己的观念与构想:“将乐团与指挥摆在中央,为的是消除过去台上与台下的分隔形态。创造者(乐团)与聆赏者团团聚在一起,使人、音乐与空间建立一个新的关系基础。”[3]:23舞台位于大音乐厅的最底部,观众席则按梯田式的分布落于四周,形成所谓的“葡萄园式”。此外天花板也并非平面,而是拔尖的,有如帐篷一般的设计。厅室的设计意在使音响从中央深处扩散,向四面八方传达至听众。在理论上,这样的席位分布(与传统的鞋盒式音乐厅,例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相比,在各位置之间的听觉感受更能趋向一致。又厅内悬吊由君特·希曼克(Günter Symmank)设计的的球形吊灯,每盏灯都包含72个五角形的多胺形叶,旨在投射出勘比自然光的光芒,对各角落观众的视觉刺激也因此而降到最低程度[3]:24。
做为一个现代的演出场地,爱乐厅在硬件方面的设想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包括票房、衣帽间、乐团练习室、办公室、团员休息室、乐器储藏室、广播与唱片录音室、音乐图书馆等一应具全。大厅右侧亦设有管风琴,由徐克(Schuke)公司制造。
在舞台方面,运用了复杂的机械设计,例如指挥位置前方的升降机可以同时运送二架演奏型钢琴,整个舞台广达330平方米的空间,足以制作勋伯格《古雷之歌》(Gurrelieder)这样的超大型作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