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威内德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格威内德龙(学名:Gwyneddosaurus)属于原龙目长颈龙科,是种水生爬行动物。化石发现于美国宾州东部蒙哥马利县的一个页岩层,属于Lockatong组,年代为三叠纪晚期。
化石包含颅骨碎片、数节脊椎、肋骨、腹肋、部分肩带与骨盆、以及数个四肢骨头。正模标本(编号15072),是由Wilhelm Bock的四岁儿子所发现[1]。股骨的长度只有2.3公分,Wilhelm Bock估计该标本的生前身长为23公分[2]。
格威内德龙是在1945年由Wilhelm Bock命名,当时属于虚骨龙类恐龙,是快足龙的近亲。休尼在1948年将它们归类到原龙类(Protorosauria),成为最小的原龙类,并是巨踝足龙的近亲[2]。在1970年,R. Steel将格威内德龙分类于兽脚亚目[3]。在1986年,P.E. Olsen与D. Baird提出这些化石是个嵌合体,由腔棘鱼类与塔尼龙的化石所构成[4]。在1989年,P.E. Olsen与D. Baird修正原本的意见,大部分化石来自于塔尼龙,而其他化石可能属于腔棘鱼类。这将使得格威内德龙成为塔尼龙的次异名,虽然塔尼龙的命名年代较晚,但化石较为完整,所以成为保留名称[5]。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