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林纳达棕翅鸠

鸠鸽科棕翅鸠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林納達棕翅鳩
Remove ads

格林纳达棕翅鸠学名Leptotila wellsi),又名威氏棕翅鸠[2],是新世界热带的一种鸽子。它们是小安的列斯群岛格林纳达特有种,也是当地的国鸟。它们现时处于极危状况。[1]

事实速览 格林纳达棕翅鸠,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特征

格林纳达棕翅鸠的喉咙白色,面部及前额呈粉红色,冠及颈背呈深褐色,背部是橄榄绿色。翼底呈粟色,颈及上胸是粉红色的, 下胸、腹部及尾底呈白色。[2]

科学分类

格林纳达棕翅鸠最初是于1884年由乔治·纽博尔德·劳伦斯(George Newbold Lawrence)所描述,并被分类在Engyptila属中。[3] 后来于1988年基于超声图象分析而被分类为独立的物种。它们于1991年成为格林纳达国鸟[4][5]

分布及栖息地

格林纳达棕翅鸠是西印度群岛格林纳达特有种[6] 历史上纪录了它们在格林纳达及其离岸岛屿出没[7],而其模式标本则是在西岸的Fontenoy采集。[3]

一些研究指格林纳达棕翅鸠与西部及西南部的干旱森林[8] 干旱森林的生态系统更新世末期西印度群岛的遗迹[9][10],但大部分现有所谓的干旱森林都只是退化森林。现时格林纳达棕翅鸠主要栖息在退化的常绿林。[11][12][13] 这些环境的最大问题是非常接近人类居住的环境,并受到城市发展的压力。[11][14][15]

研究显示格林纳达棕翅鸠现正使用3种季节性森林,包括半常绿林、季节性落叶林及荆棘林地。[16] 另外,近年的统计显示它们在分散的半市区及郊区出没。

在格林纳达西南部也有纪录格林纳达棕翅鸠的出没。[8][9][14] 其中Hartman山被认为是它们的代表栖息地。[8] 当中部分被定为国家公园,也是格林纳达唯一的国家公园。它们也有在西部出没。[8][9]

行为

繁殖

格林纳达棕翅鸠被假设是地盘性的,而现时的数量也是基于此假设来估计。[8][14] 在Hartman山的格林纳达棕翅鸠是会打斗的,而其他棕翅鸠属也有不同程度的地盘性行为。[17] 例如在英格兰饲养的Leptotila verrauxi就曾将其他新来的同属物种杀死。[18]

以往只曾有关一个鸟巢的纪录。[8] 于1月及2月该鸟巢仍然有被使用,并且是筑在棕树上。幼鸟也有在地上活动。[14] 饲养的Leptotila verrauxi是会在受到骚扰的情况下放弃鸟巢[18],而它们的鸟蛋是呈淡黄色的,每次会生2只蛋。[17]

食性

格林纳达棕翅鸠是会在地上觅食的。[14] 饲养的Leptotila verrauxi则是会吃黄粉虫[18],而其他棕翅鸠属则会吃果实种子农作物

保育

对于格林纳达棕翅鸠的所知甚少。其野外数量估计只有少于100只[8],而衰落是于1987年及1991年间出现。[8]飓风伊凡(Hurricane Ivan)后它们的数量达至新低:于2005年4月至6月及8月至12月,它们在Hartman山的数量竟分别只有5只及3只。[19]

格林纳达棕翅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1]

格林纳达政府连连同世界银行集团于1996年在西部设立了两个保育区来保护格林纳达棕翅鸠。

威胁

格林纳达棕翅鸠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分散。人类活动令栖息地消失早于1947年就已被认为是西印度群岛鸟类消失或变得稀有的主因。[20] 土地发展、畜牧及伐林影响了它们群落的数量[15] 在格林纳达棕翅鸠的栖息地经常也有开采木炭的破坏。[11]

再者,掠食也严重影响格林纳达棕翅鸠的数量。入侵的黑耳负鼠鼠负鼠属都会掠食它们。其他入侵的包括大家鼠[11][19]红颊獴白额长尾猴流浪猫

猎杀以往也对格林纳达棕翅鸠造成影响[21],但现已被受到限制。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