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桃乐丝·汤普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桃乐丝·汤普森(英语:Dorothy Thompson,1893年7月9日—1961年1月30日)是美国记者、专栏作家与广播评论员,被誉为“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1]。她以1934年被纳粹德国驱逐出境,成为首位遭纳粹驱逐的美国记者而闻名,并在1930年代成为少数在广播上发声的女性新闻评论员[1]。
![]() |
生平
汤普森出生于纽约州兰开斯特,父亲为卫理公会牧师。母亲早逝后,她在芝加哥的Lewis Institute学习,随后转学至雪城大学,于19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她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妇女参政权运动,毕业后投身社会正义与新闻工作[1][2]。
1920年,汤普森前往欧洲,成为国际新闻社驻伦敦特派员,随后在维也纳、柏林等地担任外派记者。她是美国主要报社首位女性外派分社主管。[3]
1931年,汤普森在慕尼黑首次采访阿道夫·希特勒,并对其出版《我见希特勒》一书,警告其危险性。由于在德国的反纳粹报导,1934年她被盖世太保勒令24小时内离境,成为国际焦点[1]
回国后,汤普森于1936年开始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撰写“On the Record”专栏,发行量遍及全美超过170家报纸,影响力极大。她同时也是广播节目重要评论员,1939年欧战爆发时连续15天现场播报[1][4]。
汤普森早期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二战后因反对激进派暴力及以色列政策,逐渐转为批评者,并为巴勒斯坦难民发声,这一立场引发不少争议与批评[1]。
汤普森三度结婚,最著名的是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的婚姻,两人育有一子[1]。
晚年,汤普森持续写作,并为《Ladies' Home Journal》撰写专栏。1939年,她被《时代》杂志评为美国最具影响力女性之一,仅次于第一夫人爱莲娜·罗斯福[1]。
代表著作
评价与影响
汤普森以其敏锐的国际观察、对时局的深刻分析,以及无畏揭露极权主义的勇气,成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新闻人之一[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