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桐桷寨摩崖造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桐桷寨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唐。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桐柏寨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长梁乡桐柏寨村。座东向西,共有七龛造像,大小造像33尊,呈南北向一字排列布局,其中1、2、7号三龛保存较好,内容完整,其余龛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分布在高7.5米,宽12米的山体崖壁上,距地面高度3.2米。1号龛为圆拱型龛,宽1米,高1.2米,龛内双观音浮雕像,通高均为0.9米。头戴花冠,面相方圆丰满,眼目微睁,面带微笑,手持净瓶、杨枝,身着披肩长巾,曳裙飘舞,体态娟娜多姿。面部及手臂局部残缺。2号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式造像,圆拱型龛,宽1.5米、高1.6米,主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坐高0.7米,底高0.45米,身着通肩袈裟,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宝珠形背光,背面阴刻天王像,左右两侧分别为阿难、迦叶像立像,通高0.7米。二菩萨立像,通高0.68米,头戴宝冠,披巾长裙,左小臂向前平伸,右小臂上举,衣纹璎珞流畅华丽,面部微笑,神态端祥。二力士造像面残,颈下饰尖形项圈,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腰间束带,手臂残,一腿前伸,一腿向后,著举步状,身体侧向龛门,通高0.6米。7号龛宽1米,高1.2米,圆拱龛,造像内容及形制与2号龛基本一致,但主像的服饰与2号龛有差异,内著僧袛支,外著双领下垂式袈纱,通高0.8米,弟子、菩萨均通高为0.6米,力士通高0.5米。该处造像从龛窟形制、装饰、造像风格方面、具备明显的唐代造像特征,为研究唐代嘉陵江中游地区佛教造像的分布状况及传播范围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2010年,桐柏寨摩崖造像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
Remove ads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