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梅文鼎

清朝学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梅文鼎(1633年—1721年),定九勿庵宁国府宣城县人,天文学家数学家、历算学家,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1]。梅文鼎一生博览群书,著述80余种[1]

事实速览 梅文鼎, 籍贯 ...

生平

早年,梅文鼎随父亲梅士昌读《周易》,在父亲的影响下,喜爱观测天象。梅文鼎在十五岁时曾补为博士弟子员。他二十岁时结婚,接着祖父梅瑞祚与父亲相继去世,为了守孝与家庭生计,此后,他再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2]。二十七岁时,他与弟弟梅文鼐梅文鼏师从道士倪正(号观湖)学习数学历法。明末清初,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对梅文鼎产生了巨大影响。李光地不但亲自与梅文鼎等人交流学术,而且命其弟李鼎征、其子李钟伦随梅文鼎学习数学。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李光地向康熙帝推荐其著作《历学疑问》,康熙帝读后大为折服,次年南巡,特召至龙舟中长谈,两人一连三天谈论历算。康熙帝亲书“绩学参微”四个大字,表彰他在天文、数学方面的深厚造诣。又赐梅文鼎的长孙梅瑴成进士出身,入值南书房[1][3]。梅瑴成更在康熙五十四年赐进士出身。

梅文鼎逝世之后,后人将其历法、数学著述汇为《梅氏丛书辑要》。诗文杂著则以《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

Remove ads

成就

梅文鼎在天文、数学、历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1]。梅文鼎主张“地圆说”,张雍敬到梅文鼎处反复辩论,“惟西人地圆如球之说则不合,与梅氏兄弟及汪乔年辈往复辩难,不下三四万言。”

天文学

梅文鼎非常注重天象观测,创造了不少兼收中西方特色的天文仪器,包括“揆日器”、“测望仪”、“仰观仪”、“月道仪”、“浑天新仪”等等,天文学著作有40多种,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他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对当时和后世融会贯通中西方天文学具有很大作用[1][4]

数学

梅文鼎最重要的贡献是在数学方面,他论述多元一次方程、“求周径密率捷法”、“求弦矢捷法”等公式,写了20多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进行了融会贯通,他的著作如《平三角举要》、《弧三角举要》、《环中黍尺》,对清朝数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5]

历法

梅文鼎系统考究古今中外历法,辨证元代授时历和明代大统历的差异,校正其中的错误数据,详述重点难处,为后代学者研究授时历与大统历,提供了参考方向[3][4]

Remove ads

评价

江永在天文学继承了梅文鼎的观点,承认“地圆说”的合理性。但他不同意梅文鼎等人支持“西学中源说”的立场。

著作

  • 《明史历志拟稿》一卷
  • 《历志赘言》一卷
  • 《历学疑问》三卷
  • 《古今历法通考》
  • 《平三角举要》
  • 《弧三角举要》
  • 《几何补编》
  • 《堑堵测量》
  • 《几何通解》
  • 《环中黍尺》
  • 《历学骈枝》二卷,后增为四卷
  • 《勿庵历算书目》
  • 《答李祠部问历》一卷
  • 《七十二候太阳纬度》一卷
  • 《写历步历法》一卷
  • 《时步交食式》一卷
  • 《步五星式》六卷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06》,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