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梆子 (乐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梆子是中国传统的一类打击乐器,亦称梆板,属于击奏体鸣乐器。约在明末清初(17世纪左右)随着地方戏曲中梆子腔的兴起而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1]

形制和种类

梆子大致分为两种形制,木棒式和方框式。[1][2]另有椭圆形、圆柱形等多种形制的梆子。[3]一般多用紫檀、红木、枣木心、花梨木、竹子或榆木、槐木等材料制作。[3]

木棒式梆子

其中一种为木棒式,由两根长短不等的硬木棒组成,也称北梆子或只称为“梆子”或“梆”。[4][5]这类梆子音色清脆响亮、坚实,是梆子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常为唱腔击拍,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中也常使用。[6]

南梆子

Thumb
粤剧中使用的南梆子

另一种梆子的形制是方框式,与木鱼发音原理同,由一块两边开一条横槽的长方形木块构成,以圆形木棒(小木槌或鼓签)敲击发音,在南方较为流行,故而又称南梆子广东板[6]卜鱼、“板”[5]等。[7]粤剧十番中就常使用此种南梆子。西安鼓乐[3]京剧中也会使用这类梆子。[7]此种梆子发音较圆润柔和,较为短促,多用于传统乐种合奏中击奏强拍,也用于表现马蹄声效果。[7]

枕梆子

枕梆子亦称大梆子,结构类似南梆子,但较大,形如古代的枕头。一般用于坐乐演奏中,使用单槌击奏。[3]

手梆子

手梆子类似一个中空的手鼓,梆身两头窄中间宽,演奏时一手执梆柄,一手拍击梆身来演奏。[3]

脚梆

专用于河南坠子中击节,以用脚蹬方式敲击而得名。流行于河南、河北等省以及北京、天津、武汉、西安等城市。其来源是因为坠子演员四处奔波演出时,常常一人要兼奏多种乐器,因而产生了用脚击打的梆子。[2]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