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蚜灰蝶
灰蝶科蚜灰蝶属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蚜灰蝶(学名:Taraka hamada)又名林灰蝶、棋石小灰蝶,是属于灰蝶科的一种蝴蝶,是蚜灰蝶属的模式种。分布于东南亚等地,模式产地为日本横滨。生境为低于海拔 1200 米的浅山区、平原丘陵等环境的竹林及常绿阔叶林。大多栖息在有幼虫食饵蚜虫栖息的树林中。[1]
蚜灰蝶是蝶类中极少数于幼虫期为肉食性的物种。因它们可以吃掉并控制竹叶上的蚜虫数量,所以在农民眼中称得上是防制农害的益虫。若在一个使用农药控制虫害的竹林中是见不到蚜灰蝶的存在。换言之,其数量受幼虫食饵蚜虫族群数量的影响而有明显波动。
Remove ads
分布
北印度、喜马拉雅地区、中国东南部、台湾、香港、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及华莱士线以西之东南亚等地。
形态

a: 前翅翅脉 b: 触须及下唇须
卵只有半毫米大,没有特别花纹。幼虫浅绿色,身体两侧有许多长毛,背上有2条黄色纵向的线条,将要化蛹的终龄虫体色会变淡。前蛹体长变短,体色变白,除了身上的长毛外,外表明显跟幼虫不同。蛹约 5 毫米,呈淡绿或淡褐的保护色,外型特殊。
躯体腹面白色,背面黑褐色。雄蝶前足跗节愈合。前翅长 8-13 毫米,接近三角形,前缘弧形,雄蝶前翅翅顶较雌蝶尖,雄蝶外缘近直线状,雌蝶则呈圆孤状; 后翅扇形。雌雄翅膀斑纹相似,背面黑褐色,中央常有程度不等之白纹,会透视腹面斑纹;腹面白色并配有豹纹般的黑色斑点。缘毛黑褐色与白色相间。䧳蝶体型比雄蝶稍大。展翅宽 20-25 毫米。[2][3]
习性

幼虫在 9-11 月较常见,孵出时会取食少部分卵壳,之后会猎食附近的蚜虫。一至二龄虫会建造并居住丝膜内,只会在觅食时离开。整个幼虫阶段可进食 50-100 只蚜虫。在叶下化蛹。蚜灰蝶幼虫摄食的种类包括扁蚜科的竹舞蚜和海岛舞蚜,以及蚜科的色蚜属、蚜属的绵蚜等蚜虫。[4]
成虫一年多代,全年可见,在较阴暗的环境活动。飞行缓慢,无力如蛾,停栖时会走动。主要吸食露水或是蚜虫的分泌物,偶尔会访花。雄蝶具领域性,午后时会停在林内空旷处守候异性。雌蝶会散产蝶卵于有蚜虫聚居的叶底。[5]
亚种
脚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