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椭圆嗜蓝孢孔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椭圆嗜蓝孢孔菌(学名:Phellinus ellipsoideus)是属于锈革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的多孔菌。
椭圆嗜蓝孢孔菌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崔宝凯与戴玉成于2006年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研究表明其子实体有多样的甾类化合物,因而可能有较好的药理活性。福建中北部地区将其当作桑黄来使用。[1]
2010年戴玉成在海南的海拔958米的原始林中发现了一株生长于热带树木托盘青冈(Cyclobalanopsis patelliformis)倒木下方的椭圆嗜蓝孢孔菌子实体,已生长20年,长度超过10米,重量超过500千克。含有多达4.5亿个孢子。其外形很长,呈棕色,宽约86厘米、厚约5厘米[2]。为世界上最大的真菌子实体[3] [4]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