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扬·什万克马耶尔

捷克電影導演和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楊·斯凡克梅耶
Remove ads

扬·什万克马耶尔捷克语Jan Švankmajer捷克语:[ˈjan ˈʃvaŋkmajɛr],1934年9月4日),或译杨·史云梅耶[1],是一位捷克电影导演艺术家,作品跨越多种媒体。他制作的动画与电影主题以超现实主义为主,影响许多其他艺术家,例如特里·吉列姆奎氏兄弟(Brothers Quay)等人[2]

事实速览 扬·什万克马耶尔Jan Švankmajer, 导演 ...

生平

1934年9月4日,扬·什万克马耶尔出生于布拉格。童年时代,他在圣诞节曾获得木偶戏,对于什万克马耶尔后来的艺术发展影响深远。他曾就读于布拉格学院应用艺术,后来在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学习。他在1958年协助艾米尔·拉多克(Emil Radok)完成电影《浮士德医生》(Doktor Faust),然后开始为布拉格Semafor剧院工作,并创办面具剧场。然后,他转移到魔灯多媒体剧场工作,并与艾米尔·拉多克继续合作。这种戏剧性的经验显现于扬·什万克马耶尔在1964年完成的第一部电影《施瓦茨瓦尔德先生和埃德加先生的最后把戏》。受到理论家维拉提斯洛·伊凡博格(Vratislav Effenberger)的影响后,扬·什万克马耶尔的作品风格开始改变,转向古典超现实主义,并首先表现于电影《庭园》(1968)。他也加入捷克超现实主义团体[3]

他的很多电影,例如短片《地下室的怪物》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剧情同时也令人不安。1972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禁止他继续拍摄电影,他的许多电影都受到打压。直到1980年代初之前,他在西方世界几乎无人知晓。《纽约时报》评论家安德鲁·约翰斯顿称赞扬·什万克马耶尔的艺术,认为“他的电影充斥文化科学典故,不寻常的意象具有潜意识的意涵,使得他的电影同样获得文化人士、与单纯享受视觉刺激影迷的赞赏”[4]。1965年,扬·什万克马耶尔以《一段巴哈狂想曲》入围戛纳影展,并获得评审团奖。

1982年,扬·什万克马耶尔完成短片《对话的维度》(Možnosti dialogu),该片被特里·吉列姆选为有史以来十大最佳动画电影[5]。他的电影被称为“类似卡夫卡的感情故事”[6],并获得柏林影展短片金熊奖与荣誉奖、安锡国际动画影展短篇动画大奖[7][8]

扬·什万克马耶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动画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作品包含《爱丽丝》(1988年)与《浮士德》(1994年)、《追求高潮的方法》(1996年),《贪吃树》(2000年)与《疯狂疗养院》(2005年)。《疯狂疗养院》为超现实喜剧电影,改编自爱伦坡创作的故事,而萨德侯爵的生活也影响影片剧情。

2000年,扬·什万克马耶尔获得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1年,获得克拉科夫影展荣誉奖。

扬·什万克马耶尔执导的下一部长片为《昆虫》(Hmyz)[9] 。它的成本为40万捷克克朗,改编自卡雷尔·恰佩克的《昆虫生活影像》。扬·什万克马耶尔描述:“恰佩克的剧本非常厌世,我一直很喜欢它。昆虫行为与人类行为相似,让人联想到卡夫卡和他的著名的《变形记》。[10]

2013年7月27日,他获得意大利文化机构颁发创新及创意奖项。

Remove ads

风格

扬·什万克马耶尔以独特的定格动画技术赢得世界许多人赞赏,他的作品以超现实、噩梦般的影像闻名于世。他至今仍继续在布拉格拍摄电影。扬·什万克马耶尔的电影特征包括夸张的音效,往往在进食的场面造成很奇怪的效果。他经常使用缩时摄影来描述人们行走或互动,电影往往借由定格动画将无生命的物体转化成生物。他制作的很多电影还包括黏土动画,其中食物是他喜爱的主题和媒介。史云梅耶还采用真人动画来拍摄电影,包括《食物》(1992年)及《追求高潮的方法》(1996年)。

私生活

他与伊娃·什万克马耶尔娃(Eva Švankmajerová)结婚,她是国际知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陶艺家作家。伊娃·什万克马耶尔与扬·什万克马耶尔合作完成几部电影,包括《爱丽丝》、《浮士德》、《贪吃树》。他们有两个孩子,纯美(生于1963年)和瓦茨拉夫(生于1975年)。

电影

长片

更多信息 年度, 中文片名 ...

短片

更多信息 年度, 中文片名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