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槺榔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槺榔林,是台湾屏东县恒春镇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镇中西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为德和里不含西北部及东北部边界地带及西南部边界地带。[1][2][3][4]

事实速览 汉字, 白话字 ...

本地区境内主要聚落为槺榔林、座仔、排仔路头、槺榔坪。[1][2]

历史

台湾日治初期,槺榔林地区为一街庄,称为“槺榔林庄”(旧制街庄),隶属于德和里。该庄昔日西北及北与大平顶庄为邻,东北及东与山脚庄为邻,南边及西南边为龙泉水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恒春厅[5]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5月1日,该庄编入“龙泉水区”,隶属于恒春厅。[6]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龙泉水区改隶属于阿缑厅[7]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槺榔林”大字,隶属于高雄州恒春郡恒春庄新制街庄)。[8]1940年(昭和十五年)6月17日,恒春庄改制为恒春街[9]

战后恒春街改制为恒春镇,隶属于高雄县,大字亦改制为里。1950年(民国39年)10月1日,高、屏分治,恒春镇改隶属于屏东县[10]

相较于今日行政区,本地区的范围大致为德和里不含西北部及东北部边界地带及西南部边界地带。[1][2][3][4]

Remove ads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为槺榔林、座仔、排仔路头、槺榔坪、三沟(已消失)、四沟坑(已消失),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2]

交通

乡道屏155线新街至大光的道路,经过本地区的槺榔林、座仔、排仔路头等聚落。[1][2][11][4]

乡道屏159线恒春龙水的道路,经过本地区南端边界地带。[1][2][4]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