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欧洲地震烈度表

主要运用于欧洲的地震烈度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欧洲地震烈度表(英语: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又称欧洲宏观地震烈度表,是一个主要运用于欧洲地震烈度表。欧洲地震烈度表不仅供地震学家使用,还鼓励工程师和地震学家之间密切合作进行研究,是世界上首个同时供工程师和地震学家使用的地震烈度表[1]

发展历史

欧洲地震委员会早在1964年就推荐各成员国使用梅德韦杰夫·施蓬霍伊尔·卡尔尼克地震烈度表(即MSK-64烈度表),后于1981年提出对该烈度表进行修订,历时5年修订形成了欧洲地震烈度表的首个版本。1992年,欧洲地震委员会推荐成员国在其后的3年内对这一版本进行试用,故称该版本烈度表为“欧洲92版地震烈度表”(EMS-92)。在试用期内,欧洲92版地震烈度表不仅在欧洲范围内试用,还运用于1994年北岭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等。随后,欧洲地震委员会对92版烈度表进行进一步完善,形成第二个版本[2]。1996年,于雷克雅未克召开的第25次ESC全体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推荐欧洲地震委员会成员国采用欧洲98版地震烈度表,于1998年正式使用,故称第二个版本为“欧洲98版地震烈度表”(EMS-98[1]。现时所指的欧洲地震烈度表,即欧洲98版地震烈度表[2]

工程震害划分

欧洲地震烈度表不仅供地震学家使用,还鼓励工程师和地震学家之间密切合作进行研究,是世界上首个同时供工程师和地震学家使用的地震烈度表[1]。欧洲地震委员会根据建筑物易损程度和实际震害情况进行了额外的分级。一为建筑物结构易损性,根据建筑物结构易损程度进行划分,共设有6个级别,分别为A、B、C、D、E、F级。其中,A级为易损性最高,F级为易损性最低。二为建筑物破坏等级,其中包括砌体建筑破坏等级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破坏等级,共设有5个级别,分别为1、2、3、4、5级。其中,1级受损程度最低,5级受损程度最高[3]

烈度划分

更多信息 地震烈度, 简单定义 ...

参考来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