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田信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田信昌(日语:武田信昌/たけだ のぶまさ Takeda Nobumasa,1447年—1505年10月13日、文安四年-永正二年九月十六日),为日本室町时代中期武将,甲斐源氏第16代家督,武田氏第13代当主,甲斐国守护大名。
信昌为甲斐源氏第15代家督武田信守之子, 第17代家督武田信绳之父,战国名将武田信玄之曾祖父,通称五郎,被誉为武田家中兴之主。
Remove ads
生平
康正元年(1455年),武田信守逝世,信昌以9岁之龄继承家督,然实权为守护代迹部明海(骏河守)与迹部景家(上野介)父子掌握。有记载武田信守留下打倒守护代迹部氏的遗言,但是未能确定。
长禄元年(1457年),于小河原合战及马场合战中,武田氏一门的吉田氏、岩崎氏等族战没(据《一莲寺过去帐》)。
宽正五年(1464年),迹部明海逝世。翌年(1465年)信昌在信浓诹访领主诹访信满的援助下,于夕狩泽合战中击败迹部景家景家,并迫使景家于小田野城自尽,由此排斥了迹部氏一族。然甲斐国内仍饱受有力国人势力的崛起及外部势力侵入之困扰。
宽正六年(1465),室町幕府命信昌与今川义忠共赴关东(享德之乱),然信昌实际是否从命出征,则未可确证。
文明四年(1472年),信浓佐久郡之国人大井政朝入侵甲斐八代郡,信昌于花鸟山(今山梨县笛吹市)迎击之(据《胜山记》)。其后,信昌见大井氏势力渐衰,反而进攻佐久郡,然因同时侵入该地之村上氏阻挠而未能奏功。据《胜山记》等史料记载,信昌在位期间,国内屡有饥馑、疫病流行及一揆爆发等事。
延德二年(1490年),穴山氏与大井氏(武田大井氏)之间爆发合战(据《王代记》),由是穴山氏、大井氏、今井氏及小山田氏等诸有力国众,渐显自立之势,甲斐国势益趋分裂。
明应元年(1492年),信昌将家督让予长子信绳后隐居。于矢坪(今山梨县山梨市矢坪)创建永昌院,作为本家之菩提寺。又因其被称为“落合御前”(见〈武田信绳书状〉,收录于《向狱寺文书》),推测其于万力乡落合建有馆舍而居。
然而,尽管已将家督让与长子信绳,信昌仍期望由次子油川信惠继承家督。信昌・信惠方与信绳之间遂起内讧,两派所凭借之甲斐国内诸国众及外部势力亦互相介入,致使甲斐国陷于纷乱。
明应七年(1498年),因明应地震之故,甲斐国内受地震波及,田地、村庄遭到损害,军粮、兵员无法及时补给,信绳与信昌・信惠间一度达成和睦,并协力抵抗自伊豆入侵的伊势盛时(后来的北条早云)之干预;然其威胁消退后,信昌再度与信绳交战。于与信绳对立之期间,信昌于永正二年(1505年)逝世,享年59岁。其法号为永昌院殿杰山胜公大禅定门(据《甲斐国志》记载)。[1]。
信昌长期居于国主之位,致力于击退国内外势力的侵扰,并巩固领国统治。由于其后代谱代家臣中,多有以“昌”为偏讳者,故一般评价其对于甲斐国内统一之推进具有显著贡献。可另一方面,信昌在晚年因企图废长立幼,从而引发让甲斐国分裂之内乱,致使武田氏未能完成作为战国大名之跃进。此一内乱延续至永正五年(1508年),方因其孙武田信虎讨灭油川信惠而告终。
据《武田源氏一统系图》记载,信昌有有一子名为归云轩宗存(きうんけん そうぞん)[3]。生卒年不详,仅知其曾出家为僧[3]。
此外,关于甲府市上曾根之曹洞宗寺院龙华院的第四世住持大用宗存,虽同名为“宗存”,然据考其为大和国高市郡出身,除曾任龙华院住持外,亦为其末寺三星院(位于山梨县中央市木原)的中兴之祖。故学界指出,大用宗存与归云轩宗存乃属不同人物[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