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少女特攻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殺客同萌
Remove ads

美少女特攻队》(英语:Sucker Punch,香港、新加坡译《天姬战》,台湾译《杀客同萌》)是一部2011年美国动作奇幻电影,由扎克·施奈德(Zack Snyder)执导,与史蒂夫·涩谷(Steve Shibuya)共同原创编剧。[1][2]本片演出阵容多为女性演员,主要为艾米莉·布朗特宁艾比·考尼什吉娜·马隆凡妮莎·哈金斯郑智麟[3],描述1960年代一群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年轻女孩,联手逃脱即将执行的前脑叶白质切除术

事实速览 美少女特攻队Sucker Punch, 基本资料 ...

2007年3月开始电影发展,脚本是由施奈德和史蒂夫·涩谷共同拟定,进行了五年终于在《守护者》开拍前首次决定制作,该片也多为《守护者》制作团队原班底。2009年6月于洛杉矶进行前制阶段,7月移至温哥华。2009年9月开始着手拍摄,直到2010年1月杀青,电影皆在温哥华制作。

《美少女特攻队》档期排定于2011年3月25日全球同步,分为普通版及IMAX版本上映。[4] 原本档期排定在2010年10月8日发行[5],施奈德表示推延档期是考量到为电影蓝光光盘的发行作准备。[6]

Remove ads

剧情

1960年代,某夜,女孩“洋娃娃”(Baby Doll)的母亲过世,遗嘱表示遗产全部由两女儿继承,继父在酒意及愤怒下欲性侵两姊妹,“洋娃娃”用指甲抓伤继父,被击退的继父将房门锁上,转而走向妹妹的房间,“洋娃娃”循外边攀窗沿水管爬到妹妹的房间,试图用.45 Colt手枪反击继父,但误杀妹妹,“洋娃娃”抱着妹妹尸身悲痛时,继父趁机报警,警察赶到,继父向警方说谎,“洋娃娃”因丧母之痛而精神失常,杀死自己的妹妹,警察信以为真,将“洋娃娃”送进蓝尼克斯之家精神病院。

洋娃娃被押进精神病院之内部时,洋娃娃听到病院总看护“蓝佬”(Blue)向继父索取贿赂,“蓝佬”假冒治疗师葛丝基夫人(Madam Gorski)的签名,在手术文件上签字,同意进行执行前脑叶白质切除术,除去洋娃娃的所有记忆,忘记母亲过世及妹妹被杀的真相。继父同意兼交出贿款。手术将在五天后执行,由外科医生“浪子”(High Roller)负责。

“洋娃娃”被押入活动大厅之前(“蓝佬”称之为剧场),“洋娃娃”留意到四处的物件,包括办公室内的地图、胖厨子的刀、看闸员的打火机及蓝佬挂在颈项上的锁匙。“洋娃娃”进入剧场,看见葛丝基夫人及其他病患。葛丝基夫人的治疗方式,是以舞蹈练习的形式教导病患掌控他们脑中的所想世界。在音乐的影响下,“洋娃娃”想像精神病院化成了舞娘夜总会,继父变成了牧师,将孤儿“洋娃娃”卖给夜总会老板“蓝佬”,葛丝基夫人则为调教女孩们艳舞技巧的领班。而五天后,“洋娃娃”的处女之身将卖给“浪子”。舞台上,“小甜豆”(Sweet Pea)中断练习并批评表演诠释方式(现实为“小甜豆”正批评葛丝基夫人所实施的精神疗程),“小甜豆”的胞妹“火箭女”(Rocket)带领洋娃娃熟悉剧场的环境。

除了接受舞蹈练习治疗外,“洋娃娃”亦需要处理杂务,一次在洗刷通道地板时,发觉附近的厨房有撞击的声音,“洋娃娃”进入厨房查看,发现“火箭女”被厨子性侵犯,“洋娃娃”于是随手拿厨刀要胁胖厨子,挺身将“火箭女”从胖厨子的色欲中救出,两人自此结为好友。

葛丝基夫人又再开始舞蹈练习治疗,命“洋娃娃”随音乐跳舞。“洋娃娃”起初不肯跳舞,在音乐下,“洋娃娃”开始进入脑内的想像世界......

Remove ads

演员

演员 角色 备注
艾米莉·布朗特宁
Emily Browning
洋娃娃
Baby Doll[7]
艾比·考尼什
Abbie Cornish
小甜豆
Sweet Pea[8]
吉娜·马隆
Jena Malone
火箭女
Rocket[9]
凡妮莎·哈金斯
Vanessa Hudgens
布女郎
Blondie[10]
郑智麟
杰米·钟
琥珀姬
Amber[11]
卡拉·裘吉诺
Carla Gugino
葛丝基夫人
Madam Gorski[12]
乔·哈姆
Jon Hamm
浪子
High Roller[13]
斯科特·葛伦
Scott Glenn
智者
The Wiseman[14]
奥斯卡·伊萨克
Oscar Isaac
蓝佬
Blue[15]

制作

选角

Thumb
Cast of Sucker Punch at the 2010 San Diego Comic-Con International

2009年三月选角开始之前[16] ,导演公布他对于未来这部电影的角色概念。[17] 他决定这部电影要角全是女性角色,提到“我已经在《斯巴达300勇士》拍了一部全是男性的电影,因此我正制作另一极端的系列。”[18][19][20]

施奈德首先选定阿曼达·塞佛瑞来担任主角“洋娃娃”。[16] 施奈德在询问阿曼达是否愿意出演此角色曾说,“可以看见我们尝试着…她相当合适。假若她能出演那是再好不过了。”[21][22][23] 施奈德也曾提供此角给艾比·考尼什埃文·蕾切尔·伍德艾玛·斯通凡妮莎·哈金斯[24] 尽管施奈德目标要她饰演洋娃娃的角色,但因电影和HBO剧集《Big Love》的行程上冲突,女演员最后放弃演出机会。[25] 几天后,艾米莉·布朗特宁意愿取代阿曼达演出洋娃娃角色。她的加入证实期间,凡妮莎、伊雯、艾比和史东皆仍在商讨中。[7]

埃文·蕾切尔·伍德由于她在HBO的《噬血真爱》的常驻演出,以及她的音乐剧《蜘蛛侠:终结黑暗》(Spider-Man: Turn Off the Dark)和电影的拍摄行程冲突而退出征选。[26] 吉娜·马隆而后取代她饰演“火箭女”的角色。[27] 锺洁米签下出演“琥珀姬”的角色,原本推测是选定史东来诠释。[9][11] 饰演精神病院治疗师“葛丝基夫人”的卡拉·裘吉诺,先前曾与施奈德的《守护者》合作过。[28] 乔·哈姆在2009年8月末证实出演“浪子”一角。奥斯卡·伊萨克在同期也被指定雀选。[15][29][30]

施奈德证实斯科特·葛伦同意加入剧组演出“智者”。[14] 哈金斯视她们角色为“强悍女”。[31][32] “我对此非常激动”,她说“我一直告诉每个人,‘我想要演一部动作片’但他们总是想‘或许几年后’。但我想说‘哈仔细看,我现在正在拍!’[33] 五位女孩每个都有着两个角色——一个在真实世界,另一则在幻想的梦境。

Remove ads

评价

《美少女特攻队》得到广泛负面的电影评价。影评网站烂番茄182评论中仅有22%给于本片正面评价。[34] 截至2011年4月6日,评论网站Metacritic的29篇影评里,100分平均得到33,显示“普遍不优”的评价。[35] 导演施奈德本身表明他想要本片“不仅仅只像电玩游戏,而是个不受拘束且超嗨酷炫的故事”[36],部分影评仍是拿电玩和本电影作负面的比较。Richard Roeper给于本片D,并说本片“证明了一部华丽喧闹、动作丰富且充满艳丽美少女的电影-还是能够无聊到流泪。”[37] Orlando Sentinel仅给电影一星并称其为“一点也不情色刺激的情色刺激电玩展示片。”[38] The A.V. Club的Nathan Rabin写道,“有着找出提示物品的任务、层次分明的关卡和接连不断的动作,施奈德撞击出炉的混合品感觉与其说是电影,还比较像不必要的电玩改编延展情节、精致的游戏预告片”[39]

《美少女特攻队》对女性的塑造也招来批评声浪。影评称本电影带有女性贬抑,其他则表示处理方式涉及性暴力。芝加哥论坛报的Michael Phillips认为“扎克施奈德必须要知道在他这部制作虚情假意地聚集濒临性侵与暴力复仇情节,伪装成女性自主权的童话故事并不会满足任何人,除了他自己。”[40] St. Petersburg Times影评者Steve Persall发现最冒犯不悦的事实是这部电影“建议将女性物化能使她们更强。男性在影片中不管怎么殴打、痛斥、骚扰或杀害这些女孩都能令人感到放心。稍等,施奈德说,同时片里对女性的污辱也能让你目不暇给。”[41] 纽约时报的A.O. Scott称本片为“厌女症的幻想曲”披着“女权主义的标签”,并且电影处理性暴力也产生问题。 [42] 综艺的Peter Debruge认为本片“误导女性自主的姿态,尽管明显地用奇幻的饲料孵孕出13岁的女孩们”,且事实上电影里的女孩“受到不断被强奸或谋杀威胁阴影下”让本片“极不合适年轻观众”。[43] 然而,洛杉矶时报的Betsy Sharkey认为本片并没物化女性也没展现女权,取而代之的是“惊人出乎意料的刺激-一个不完美、过长、无拘束且完全地喧闹,透过这张门票我不会想错过这个世界。”[4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