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每日电讯报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每日电讯报事件是1908年10月28日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希望增进德国—英国关系的言论后引发的争议。该事件是一场重大外交事故,恶化了两国关系,极大损害了德皇的声誉;此事过后,德皇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力大减。此事件在德国国内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国外[1][2][3]

刊登

《每日电讯报》刊登了看上去像是对德皇的采访的内容[4]。但事实上,那些文字出自英国陆军军官爱德华·蒙塔古-斯图尔特-沃特利英语Edward Montagu-Stuart-Wortley笔下,他修改了自己在1907年与威廉二世的一段对话的内容。《每日电讯报》将“采访”发给威廉二世,请求批准,后者将文章转交给德国总理伯恩哈德·冯·比洛伯恩哈德·冯·比洛后来表示自己当时忙得不顾上编辑文件,但批评他的人们指责他不愿质疑皇帝的言论。伯恩哈德又将文件转交给德国外交部审阅,显然,外交部没有履行职责。文章中包含狂妄之词与毁坏外交关系的言论[5],其中最恶名昭彰的一段正是针对英国人的:

“你们英国人疯了,疯得像三月的野兔英语Mad as a March hare。你们完全得上了与自己的伟大国家不相称的疑心病,你们到底是怎么了?除了已做过的事情外,我还会做什么?我在市政厅的演讲中强调,我心向和平,与英国和睦相处是我一大深切愿望。我可曾失言过?我的性格中没有谎言与搪塞。我的行动就能证明,但你们却充耳不闻,去接受那些曲解、歪曲我的言行的人。这是令我愤懑的人格侮辱。”[6]

威廉二世本打算借采访机会宣扬自己对英德关系的观点和构想,但由于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情绪迸发,结果他不仅惹了英国人,就连法国人、俄国人以及日本人都有了意见。威廉二世含蓄地表示,德国人根本不在乎英国人[7];法国人和俄国人还曾试图鼓动德国干涉第二次布尔战争;而且德国发展海军不是针对英国人,而是日本人[8]

Remove ads

影响

英国高层已经认定威廉二世的精神有些不正常,将这次失言作为进一步展现其飘忽不定的性格的证据,不认为这能证明德国政府对本国怀有敌意[9]

《每日电讯报》危机深深伤害了威廉二世的自信心,而他此前从未体会过这种痛苦,不久后他便一度陷入重度抑郁,始终未能完全走出阴霾。他对德国的对内与对外政策的影响力大不如前[10]

在德国国内,事件带来的影响十分显著;深重的难堪过后,接踵而来的便是要求皇帝退位的强烈呼声。保守派容克贵族政客埃拉德·冯·奥尔登堡-雅努肖英语Elard von Oldenburg-Januschau是帝国议会中唯一一个在事件期间始终捍卫皇帝的议员。《每日电讯报》丑闻发生后的好几个月里,威廉二世一直非常低调。他后来逼总理伯恩哈德·冯·比洛辞职就是复仇之举[11],责怪他没有编辑文件便将其公开,让自己出丑,而且自己又要遭受口诛笔伐 [12][13]伯恩哈德·冯·比洛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

“很多德国人都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如此…愚蠢,甚至幼稚的言行只将引来一种结果——灾难[1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