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浒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水滸牌
Remove ads

水浒牌,或称水浒纸牌水浒叶子,是游戏牌上印有《水浒传》人物叶子戏牌具。

Thumb
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水浒牌。

历史

古代

据称水浒牌起源于宋江的故乡-山东郓城县水堡村。该地传说元代时,当地水堡村齐姓付姓杜姓三家,将水浒人物印于叶子戏以游戏纪念宋江等人[1]。另种说法是水浒牌起源于江苏昆山[2]明朝初叶,陆容《菽园杂记》纪录昆山的水浒牌,花色有钱、百、万贯、十万贯这四门,前三门的序数牌为一到九;后一门改以二到十,还有两张牌叫千万贯、及万万贯。总共三十八种牌、三十八张。除钱、百这两门牌没画人物,其他两门牌二十张牌皆印有《宣和遗事》的宋江与部分三十六天罡,人名与后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些有出入[3],分别是宋江、武松阮小五阮小七史进孙立呼延灼鲁智深杨雄杨志张横雷横索超秦明李俊李逵柴进关胜花荣燕青这二十位[4]。古人对于纸牌为何印有水浒角色的解释并不同,陆容、张怡认为比喻赌博心态就若盗贼[4][5]李式玉推测暗喻要大富一定要伺机取诈[6]戴名世附会为明末民变的预兆[7]

另外,同数牌在上下两端则会有类似标记,以方便辨识[8]

Thumb
曹州纸牌

元末明初,各种水浒故事被艺人加工演说,对水浒牌的流行更推波助澜的作用[1]。还有人认为水浒牌就是牌戏的鼻祖,而忽略了宣和牌[9]。明清两朝,流行有种水浒牌是四十张牌[6][7],称为马吊[10]

《郓城县志》记载,清末时水堡村有纸牌作坊一百多家,为最鼎盛时期,每天水浒牌的产量可达一万副,远近客商如水如潮[1]。清代与民国时期,政府打击水堡村制作纸牌,没收工具并进行罚金[11]

Thumb
天津的传统纸牌

另一种在酒令游戏用的酒令牌也画有水浒人物,也称为酒令叶子,不属于游戏牌。天启五年(1625年),明末画家陈洪绶根据宋代画家李嵩的《宋江三十六人像》,用四个月绘出四十位《水浒传》人物,称为水浒叶子,以供穷困的友人周孔嘉弥补家用[12][13]

Remove ads

现代

Thumb
塑料的水浒牌

现在的郓城,将水浒牌俗称为老妈妈牌、婆婆牌、小牌[14],张数、花色数已同碰和牌,有一百二十张、三十种牌,三门花色分别为“万、饼、条”,有些一百零八将人物都画齐[1]

1953年,县区政府对水堡村采取一次较大打击行为,没收全部工具、原料、成品及半成品,把重点户判刑,其它采取罚款处理,从此水堡村的纸牌制作冷落。事过不久,水堡村又有四五户偷印纸牌。改革开放后,水堡村委会在乡政府的领导下专门组建宋江故里研究组,对原始水浒纸牌研究、挖掘、调查、走访,还原数百年来被废去的原始纸牌面版,重新出现在广大群众面前。[11]

其他中国各地各类的水浒牌,在美术、张数、玩法等各有差异。有些水浒牌只在万字门有水浒人物,如曹州纸牌,有些其他花色仅标上人名。少数张数依旧是三十多张,如山东东平的说唱水浒叶子牌[15]。也有加上百搭牌,如南通长牌[16]天津的水浒牌,则多了王道、法海、许仙、青蛇、白蛇、时迁、晁盖等牌,玩法有十胡、梭胡、斗根、七对、老辞等多人牌戏,也有摆八卦、拿对、闯五关、拿酒色财气等单人牌戏[17]

山西原平市称为马牌,为摸牌的音转,因当地话摸音似马、麻[18]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