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水猿假说

对人类演化过程的假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水猿假說
Remove ads

水猿假说(英语:Aquatic ape hypothesis,AAH)是对人类演化过程的一个假说,这个假说认为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曾经度过一段半水栖时期,之后才又回到以陆地为主的生活方式。

Thumb
假说中提出的论点
Thumb
涉水中的大猩猩

这个假说起源于提出者观察到人类与水栖哺乳类生物之间,存在着类似的生理结构,因此提出这个假说,支持者认为这解释了人类如何演化出双足步行方式与无毛的体表。

目前这项假说已被否证,人类学家更普遍将水猿假说给视为伪科学[1][2][3]

历史

1942年,德国病理学家魏斯登霍法首先提出这种说法[4],但是没有受到重视。1960年,英国海洋生物学家阿利斯特·哈代在《新科学家》发表水栖猿类的短文[5],但是并未被学界所广泛接受。1967年,英国动物学家莫里斯在《裸猿》中简短提及这个概念[6],英国作家伊莲·N·摩根读到这本书,进而研究并出版一系列有关水猿假说的著作[7]

水猿假说已被否证,人类学家更普遍忽略水猿假说,并将之视为伪科学学说。然而学术界外,这项假说依旧有大卫·爱登堡等少数支持者[1];此外,这项假说已成为一种月经文,直至2019年都还有人尝试推广。[2]

假说比较

更多信息 疏林草原假说, 水猿假说 ...

争论点

体表无毛

和大猿比较,人类体表几乎无毛;反而与犀牛大象等有着水栖祖先的动物类似[8],且人类毛发生长方向与游泳时的水流方向相同[9]

但是体表无毛只对全水栖性哺乳类有优势,例如海豚,而且这是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结果。

呼吸控制

和其他灵长类比较,人类可自主控制鼻翼张合以达到吸气吐气憋气[10][11],这有助于潜水或游泳。

但是椎骨中神经开口的位置、变化的进化时间和大小表明,人类的呼吸控制之所以改善,是因为语言的复杂性和使用的增加,与进化成水生无关。此外,双足行走先于呼吸控制,双足行走使上身周围的肌肉从运动中解放出来,并允许呼吸频率独立于运动而发生。自愿语音被认为是足够的进化压力来解释呼吸控制,独立于其他解释。海豚和其他水生物种的发声无法与人类相比。此外,某些鸟类的语言和呼吸控制能力与人类相当,无需水生适应的阶段。[12]

潜水反射

当头部浸入水中会发生潜水反射英语Diving reflex(心跳减缓、血管收缩)[13]。动物生理学教授、资深水肺自由潜水员Erika Schagatay研究人类的潜水能力和氧气压力。她认为这种能力与人类进化过程中水下觅食的选择压力一致,并探讨了哈代/摩根推测之潜水适应性的其他解剖特征。[14]John Langdon认为,这些特征可能是人类的发展可塑性英语Developmental plasticity所致。[15]

发达大脑

大脑的发展与摄食海产中丰富的Ω-3脂肪酸Ω-6脂肪酸有关[16][17][18]

但是含必须脂肪酸的深海鱼类的栖息环境与人类栖息的沿海地区相差甚远。

皮下脂肪

和其他灵长类比较,人类皮下有一层脂肪,特别是婴儿[5][19]。与海洋哺乳动物相似,有保暖及浮力的功能。

但是皮肤里的血管可以绕过脂肪,进行体温调节

两足行走

陆地上的两足行走造成种种病痛,如背部、膝部及器官的相关疾病,而水栖环境可支持关节和躯干[10][20]

水猿假说中引用之双足动物的缺点往往是比较人类与陆地四足动物的结果,但人类进化从未包括四足运动时期。相反地,人类进化以臂行、悬挂和攀爬作为主要的移动方式为主要特征,双脚运动则随着时间逐渐增加。此外,人类下肢变长,这被认为是为了提高游泳速度,而这种现象是在人属进化之后才出现的。[12]水生物种中只有鸟类以双足在陆地上行走。此外,人类化石记录显示人类从树栖逐渐适应双足行走,而不是突然过渡到水生环境。

喉头下降

人类喉头的形状与水生动物的不同;当婴儿开始说话时,喉头会成形并下降,使其更容易吸入水甚至溺水。此外,喉部下降并非水生动物独有,狗、猪、山羊、猴子、大型猫科动物、鹿和幼年黑猩猩也都具有永久或暂时下降的喉头。主流人类学将喉头下降解释为一种适应性变化,透过增加可发音的元音数量和提高人类控制言语的能力来改善发声[12]

鼻子形态

鼻孔朝下可避免水灌入鼻孔[9]

但是不同种族的人的鼻子的形状变化很大,科学家相信这跟人生存地方的气候不同有关,而且应该是为了在吸入空气时温暖和加湿空气,而不是为了防止在游泳时水进入鼻子。此外,鼻子周围的肌肉并不认为是退化的,反而是有助于人类表达情感以及加强交流。

指间蹼残迹

手指间有着类似的祖迹[21]

但是所谓似蹼的祖迹不过是一种遗传缺陷,在人和猩猩手上都存在。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