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靖清福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庙身
清福宫旧庙身屋高二米,长、宽为一点六米,体积超过五立方米[1]。是清治时期以压船石搭建[2][3][4],约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1],庙身左外壁留有重修时的碑记[5]。该碑记文章分三部分,说明建造缘由、记录捐赠者、纪录禁止事项[1]。此文也收录在文建会出版的碑文集中[3],捐献人的名字与地方姓氏的族谱都相符[4]。
信仰
该庙为五汴、东宁、永兴、光云村以及浮圳(半庒)重要的信仰中心[3]。农历二月初二,庙方举行头牙宴会[6]。中秋节时,庄内民众会恭迎彰化市南瑶宫妈祖,会同社头乡天门宫妈祖,并邀请庄内各宫庙众神,由本宫福神老爷担任先锋官,共同绕行陈厝厝四庄半,祈求庇护村民平安。[7]。
拆迁
2007年时该庙管委会以庙身太过低矮、祭祀空间狭窄为由,决定在该年7月8日拆除[2]。同月6日,县议员陈素月会同彰化县政府文化局文化资产课长陈允勇、地方文史工作者张瑞和、台北二二八纪念馆馆长谢英从到此庙会勘、抢救[3][5]。筹建委员会的说法是永靖永兴宫的王爷指示,土地公庙太低了,民众要请神时很不方便,且庙身很老了。[3]。庙务人员詹树根表示,施工日与进度已规划好,但只要相关单位可在近期提出最好的解决方式,他们会尽量配合,因此方达成初步协议,先不拆庙[2]。当日聚集在现场的老人指出,清福宫要拆除重建,照讲应是几个村村民都要同意才对,可之前只有东宁村同意,其他村的民众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直到庙前竖起告示牌[3]。之后,旧庙身被移到原地约600米外的永靖乡第一公墓旁[8]。
移回
2011年4月29日,彰化县文化局举行彰化县政府有形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议,将此庙身以“永靖陈厝厝清福宫石板庙”之名列为候选,并说明此庙相当稀有,亦是今彰化县仅存宏伟的石板庙[1][9]。2017年文化资产审议会上,通过将身为历史建筑的永靖清福宫石板庙迁移案[10]。该年,乡公所获客委会补助430万元,公所自筹70万元,共计500万元,作为移回、布置的费用[11]。为了避免乡亲疑虑,庙身定位后,庙方随即举行普渡[8]。
2018年7月28日举行石板庙公园广场启用典礼[4]。揭牌人士有副县长林明裕、乡长詹木根、主席林大福、立委陈素月、前立委黄文玲、县议员叶丽娟、陈秋蓉、赖泽民,参选人张欣倩、张素芬、叶继元、调解会秘书陈鸿伟、村上国小校长郑锡禧及光云村长詹德如等数十人,清治时其重修捐款金额名列前茅的刘焕乎的子孙刘长被邀请见证[11]。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