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汉斯·贝特
德国和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德语:Hans Albrecht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德国和美国犹太裔核物理学家,对于天体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和固体物理学有很重要的贡献。由于恒星核合成理论研究成果,他获得了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2]。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5年4月23日) |
贝特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他是秘密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理论部门的负责人。后来,贝特与爱因斯坦和原子科学家紧急委员会开展了反对核试与核军备竞赛运动。他帮助说服肯尼迪和尼克森政府分别签署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1972年《反弹道导弹条约》(SALT I)。
他的科学研究从未间断。曾经是他的学生之一的弗里曼·戴森称他为“20世纪的最大问题解决者”。
Remove ads
早年
贝特于1906年出生于德国的斯特拉斯堡(二战后划归法国至今)。1924年,他进入法兰克福大学接受教育。他后在慕尼黑大学师从物理学家阿诺·索末菲学习理论物理学[3][4]。
早期工作
贝特获得博士学位后,获得了奖学金。1931年2月,贝特选择去了恩里科·费米在罗马的实验室。费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自己没有先去罗马感到遗憾。贝特发现了一种量子模型的特征值与特征矢量寻找精确解的方法。费米对待问题的严谨感影响了他,影响了他自己以后的研究。
美国
1935年,贝特为逃避纳粹迫害,离开欧洲来到美国。二战期间,贝特受罗伯特·奥本海默之命负责原子弹研发的理论物理研究。期间他还提拔了年轻人理查德·费曼。有一个计算核武器效率的公式后就叫做贝特-费曼公式。贝特还研究了太阳中微子失踪问题。他因对问题采取刨根问底的研究方法,有“战舰”的昵称。
1941年12月,汉斯·贝特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在此期间他发明了Bethe-hole定向耦合器。[5]
传记
- Bernstein, Jeremy. Hans Bethe, Prophet of Energ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0. ISBN 978-0-465-02903-7.
- Schweber, Silvan S. Nuclear Forces: The Making of the Physicist Hans Beth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674-06587-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