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旨在记录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1]发生后,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情形。

国际组织

  • 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电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代表联合国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对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并表示联合国将全力支持中国的救灾和重建工作[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已承诺向灾区提供200万港币的首批紧急援助[3]
  •  欧盟: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欧盟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四川地震灾区的情况。地震可能已在相当大的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4]
  •  国际奥委会 :5月13日宣布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700万人民币(约合1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5];另一方面,北京奥组委会决定在圣火传递前默哀一分钟。[6]
  •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应中国交通通信中心要求,为中国震区增加2倍卫星信道资源,大大提高海事卫星设备的通信能力[7]
  •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5月24日发给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一封信,对四川省发生的大地震表示关切和同情,表示愿意与中国站在一起,提供紧急和长期的救援[8]
Remove ads

周边国家与地区

  •  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2日晚表示,非常关注当日在四川发生的严重地震灾害[9],将会根据灾情情况,提供一切可行协助,拨出3亿港元予中央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调配,并派出一支由卫生署医生消防处坍塌搜查专队组成的小组赶往当地参与救灾行动。[10]香港红十字会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向灾区捐款人民币50万元[11]。有关拨款在14日得到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并将拨款增至3.5亿元。议员同时亦表示在有需要时还可以增拨[12]
  •  澳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表示,对于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感到难过,并向当地驻广州部门了解状况、表达关心与慰问,及全力支援救灾工作。呼奁市民支持及参加赈灾工作。并且澳门特区政决定捐款1亿元人民币,澳门基金会捐款1千万人民币赈济灾民[13]
  •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总统府于2008年5月13日发布新闻稿表示,愿意秉持“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配合国际社会积极投入救灾与重建的行列,陈水扁并指示投入20亿新台币赈灾。行政院声明,各地因921大地震应运而生的地震救灾队,多年来已累积救难经验,将随时候任赴援[14]马英九亦发出新闻稿:尽管大陆灾情尚不明朗,但地震发生后的抢救黄金时间最重要,呼吁政府与民间社团发挥人道精神,提供物资及专业救援的协助[15]。包括台北市消防局在内的多支救援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但中国红十字会指出目前除了军队之外,并不开放其他团体进入救援,避免令救灾情况更加混乱[16]。在遭海协会婉拒后,海基会再次去函,强调“特种搜救队曾接受严格专业训练,并具备丰富救灾经验,人员与设备均已整装待发。”目前海基会正在协调交涉相关安排事宜[17]。5月18日,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与台北市消防局联合搜救队伍携带搜救犬Bailey汉旺工业城参与搜救[18]。其后国台办表示,灾区目前通讯中断,首要任务是遣派特种部队进行拯救,才可以继续进行更大规模的援救行动。而陆委会也表示,基于人道关怀,政府将捐款以及募集新台币共20亿元的现金及物资,协助大陆救灾及重建。
  •  日本: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薮中三十二表示,日本政府也会视灾情因应,有必要时会伸出援手[19]首相福田康夫分别致函胡锦涛和温家宝,对四川省汶川县遭受严重地震灾害表示诚挚慰问,希望灾区人民生活早日恢复稳定,重建家园[20]。外务大臣高村正彦也向中方表示慰问。日本救援队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5月15一21日,60多名日本搜救人员先后前往地震重灾区青川县关庄镇、乔庄镇和北川县展开救援。[21]
  • 日本航天局在《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下,向中方提供了由其ALOS遥感卫星拍摄到的受灾地区雷达卫星遥感图片[22]
  •  朝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向胡锦涛和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及受灾者表示深切同情和慰问,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受灾人民早日恢复正常。[23]
  •  韩国:韩国总统李明博对灾害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其家属及伤员表示慰问,希望有关抗震救灾工作早日顺利完成。[24]
  •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总理吉拉尼表示,相信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家园,巴基斯坦人民将全力支持伟大的中国人民[25]
  •  俄罗斯: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十二日致电胡锦涛,就中国四川省发生强烈地震,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表示慰问。同时表示在必要的情况下,俄罗斯将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帮助[26]。总理普京对遇难者家属及受灾人员致以诚挚慰问,俄驻华大使拉佐夫也向中方表示慰问[20]
  • 14日下午14时55分,俄罗斯政府向地震灾区捐赠的首批价值30多万美元的救援物资共30约吨运抵成都。未来几天俄政府还将向中方提供100吨救灾物资[27]
  •  老挝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里和政府总理波松联名代表老挝党、政府和人民向中国共产党、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相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克服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28]
  •  不丹:外交大臣泽林向中方表示慰问。
Remove ads

其他国家和地区

  •  塞尔维亚: 总统鲍里斯·塔迪奇表示:“塞尔维亚公民为这次地震带来的大量伤亡表示难过,请接受我最深切的慰问,并告诉死者的家人和中国人民,我们很同情他们在这个困难的时刻” 。 [29] 塞尔维亚内政部,国防部决定为灾区提供155顶帐篷和价值20万欧元的援助。[30]
  •  法国: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12日致信胡锦涛,就中国四川中部发生多次地震表达最深切的慰问,强调他本人和法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坚定支持。并表示,但愿灾难造成的损失有限,坚信中国有能力战胜灾难。[31]法国外交部14日发表公报说,从即日起法国可以向中方提供人员、设备和物资,尤其是专业救援人员[32]
  • 法国外交部宣布,准备16日向中国派出一架运力在70到80吨左右的大型运输机,运送帐篷、被褥、药品、特殊厨具等救灾物资转交给中国红十字会,估计物资价值在25万欧元左右[33]
  •  德国总理默克尔、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向中方表示慰问。德国政府宣布,已通过德国红十字会向中国地震灾区提供第一笔总数为50万欧元的救灾援助[32]
  • 受中国政府委托,德国弗利德里希哈芬专营卫星的Infoterra公司已向中国提供地震摧毁情况的清晰图像[34]
  •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对遇难者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祝愿中国人民渡过难关[25]
  •  意大利: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意中两国有着传统友谊,在这一悲痛时刻,意大利人民与中国人民紧密站在一起,意大利政府愿为救灾提供帮助和支持。外长弗拉蒂尼也向中方表示慰问[25]
  •  波兰: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代表全体波兰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向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祝受伤人员早日康复[25]
  •  巴西:巴西总统卢拉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深感悲痛,对遇难者表示慰问,对受伤人员和财产损失表示同情[25]
  •  墨西哥: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表示,相信在中国政府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早日重建家园,墨政府将提供救灾援助[25]。墨西哥外交部和副外长阿兰达也向中方表示慰问[28]
  •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受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早日重建家园,在中国朋友遭受困难时,罗方愿尽其所能提供必要协助。罗马尼亚外交部和国务秘书尼古列斯库也向中方表示慰问[28]
  •  牙买加:牙买加总理戈尔丁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对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深感痛惜,支持中国政府灾后救援努力,向中国人民致以良好祝愿[28]
  •  安提瓜和巴布达: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斯潘塞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慰问和同情。相信中国人民的团结、坚韧以及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一定能使受灾地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28]
  •  以色列:以色列外长利夫尼向中方表示慰问[28]
  •  挪威:挪威外交部宣布,挪威政府决定向中国提供2000万挪威克朗(约合390万美元)捐助款。挪威环境与国际发展大臣埃里克·索尔海姆还说,如果中国方面需要挪威提供特殊设备或其他帮助,挪威将尽力而为[32]
  •  比利时:比利时外交部发布公报说,比利时决定向中国提供25万欧元救灾款[32]
  •  乌克兰: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尚德拉说,乌克兰政府准备向中国派出一个由102人组成的战地移动医院,协助救治地震受伤者。乌克兰紧急情况部新闻发言人克罗尔说,在必要情况下,乌政府还可以向中国派遣搜救人员[32]
  •  英国: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对中国地震灾情深感悲痛。他表示英国已准备好向中方提供帮助[38]
  •  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周三呼吁,为四川大地震的死难者祈祷。教宗在每周的公开活动中表示,现时想到了四川和周边地区的民众,希望大家与他一起,为死难者祈祷。[39]
  •  秘鲁:5月16日宣布,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为中国地震遇难者志哀并降半旗[40]
  •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用中文发表电视公告,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并承诺澳方将给予中方资金及物资援助。
  •  匈牙利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开放接待灾民。
Remove ads

其他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