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美基督长老教会

臺灣福建省金門縣金沙鎮沙美的長老教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美基督長老教會map
Remove ads

沙美基督长老教会位于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金沙镇沙美,是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沙美教会聚会用的礼拜堂。早期建筑由英国伦敦会修建于1896年,现存建筑始建于1947年,2003年3月31日登录为台湾历史建筑金门县文化资产

事实速览 沙美基督长老教会, 国家/地区 ...

沿革

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英国伦敦基督长老教会前来金门传教,并在金沙的沙美、西园及金城后浦等地相继设立会所,以供信徒聚会礼拜,其中沙美教会也是金门最早的基督教会[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金门为日军占领,各乡镇的礼拜堂也被占用,其中,沙美教会礼拜堂成为日军的马厩,牧师馆则得以保留,在台籍牧师庄丁昌的斡旋下,教会从日军手中收回教堂,恢复聚会[3],与此同时,西园教会建筑被日军拆除,因此西园的教友也转来该教会聚会,日军撤退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闽南大会的厦门区会宣道会委派牧师贺友三、传道黄哲仁重新前往金门传教,贺友三为了重建沙美教堂,便前往东南亚各地募款,并汇款至金门,交由黄哲仁督工修筑。当时,不少教友还将西园教会的废砖瓦运来沙美,以供教会重建之需[4],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的陈秋卿牧师还为教会提下了“浯岛之光”建志碑文。1947年11月落成后,黄哲仁便成为驻堂牧师[5]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福建省政府播迁金门前后,在中国大陆的外籍神职人员遭到中共当局驱逐出境,两岸进入敌对状态,金门与中国大陆失去联系,沙美教会转向自立自养,亦曾寻求华侨、国军的协助[2]国立金门高级中学的前身金东中学也曾在教堂办学,直到翌年迁往金城[6]:131。后由于军事需求,沙美教堂也一度被国军占用,在八二三炮战、单打双不打期间还曾遭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击[7][8],之后仍然照常聚会,1961年,沙美教会成为金门教会整并后的四大会所之一,由于没有驻堂牧师,后浦基督教会驻堂牧师苏华铎便开始协助该教会运作[2]。1960年,国军归还教堂后,教会为避免建筑被当局征收,暂将土地登记在迁台的黄哲仁名下,1974年,沙美教会办理财团法人登记,成为金门第一个法人登记案件[5][9]

金门解严后,沙美基督教会于1999年7月正式加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台南中会[5],2003年3月31日,该教会的礼拜场所以“沙美基督长老教会及牧师楼”之名登录为历史建筑,而牧师楼、礼拜堂也随即于2003年、2004年先后进行了改造[10]

Remove ads

建筑特色

沙美基督长老教会礼拜堂为砖木混合构造建筑,建筑平面格局大致为长方形,外墙为红砖筑成,基座为石材,正门左侧还嵌有“浯岛之光”建志碑文[11],屋顶正门处立有十字架。2004年12月,礼拜堂的屋顶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造,屋顶面则维持传统仰合瓦做,原为木制的门窗扇也多改为铝门窗,讲台中央维持木窗[12],2004年改造后,礼拜堂保留了原始的外观,但牧师馆的建筑风格则趋向现代建筑[10]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