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油脂 (音乐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油脂》(英语:Grease,又名《火爆浪子》、《青春狂热》)是美国作曲家吉姆·雅各布斯和沃伦·凯西于1971年创作的音乐剧。该剧以1950年代美国工人阶级出身的青少年亚文化油脂者命名,叙述了在芝加哥一间虚构高中韦迪尔高中(原型为公立高中威廉·霍华德·塔夫脱高中[1])的十名高中生探索对朋辈压力、政治、个人核心价值和爱情的疑惑。剧中歌曲重现了1950年代的摇滚风格。《油脂》在芝加哥首演后被贬为一部不修边幅、具攻击性和低俗的音乐剧,但其后的制作减少了有关内容[2]。《油脂》反映了青少年怀孕、童党等社会问题。它的主题亦包含爱情、友谊、青少年犯罪、青春期时的性爆发,以及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
《油脂》在1971年于芝加哥金士顿矿业剧院首次公演[3],并于1972年6月7日在纽约曼哈顿中城的布罗德赫斯特剧院公演[4]。《油脂》现已成为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直至1980年落幕,它共在百老汇演出了3388次[4],打破了《屋顶上的提琴手》3242场的公演纪录,成为百老汇公演次数最多的音乐剧,直至1983年被《歌舞线上》打破,但截至2015年4月仍为百老汇第十五最多公演场数的音乐剧[5]。《油脂》在1973年6月在伦敦首演时[4],亦曾经扬威伦敦西区剧院,并在1978年改编成电影。《油脂》亦是中学话剧团、区域剧院和社区剧院较常演出的剧目之一[6]。
Remove ads
制作历史
1959年,摇滚音乐开始在美国盛行[2]。而性自由亦逐步开放[2],至1970年代更掀起性革命[2]。加上受当时美国反战浪潮,以及同类音乐剧《咖啡邦戈》、《毛发》等的影响[2],《油脂》便在这个浪潮之下应运而生[2]。

《油脂》的创作背景源自编剧之一吉姆·雅各布斯在母校威廉·霍华德·塔夫脱高中的回忆[1]。沃伦·凯西其后加入与吉姆·雅各布斯共同创作。
《油脂》在1971年于芝加哥林肯大道的金士顿矿业剧院首次公演[3]。制片人肯·韦斯文和玛克辛·福克斯在收看芝加哥公演之后,与编剧达成协议,取得《油脂》在外百老汇的制作权和公演权[7]。制作团队于是由芝加哥迁到纽约,以集中在《油脂》纽约版的制作。《油脂》纽约版由汤姆·摩尔执导,帕特里夏·伯奇编舞(其后她亦参与电影版的编舞工作,并执导其续集),1972年2月14日在曼哈顿下城的伊顿剧院公演[8]。虽然地理上当时《油脂》在外百老汇公映,但其制作已达到百老汇水准[9],因此该剧在第二十六届托尼奖中获得7项提名[8]。
1972年6月7日,《油脂》迁至百老汇布罗德赫斯特剧院公演[8],再在同年11月21日迁至皇家剧院公演[8],并在该剧院一直公演至1980年1月27日[8]。在公演最后五周,《油脂》再迁往座位更多的庄严剧院公演[8],直至1980年4月13日落幕[8]。由在百老汇首演至落幕起计,《油脂》共进行3388次公演[8]。
1972年百老汇首演时的演员阵容包括巴里·博斯特威克(饰演丹尼)、卡罗尔·德马斯(饰演桑迪)、阿德里安娜·巴博(饰演里索)、蒂莫西·迈耶斯(饰演肯力基)、艾伦·保罗(饰演青年天使和庄尼·加西诺)、沃尔特·伯比(饰演罗杰)、缪思·斯摩(饰演法兰奇)[10]等。其后出演百老汇版《油脂》的演员包括杰夫·科纳韦(后在电影版饰演肯力基)[11]、盖尔·爱德华兹[12]、马利卢·亨纳尔[13]、彼得·盖勒[14]、艾琳·格拉夫[15]、朱迪·凯[16]、帕特里克·斯韦兹[17]、约翰·特拉沃尔塔(后在电影版饰演男主角丹尼)[18]、杰里·扎克斯[19]、特依特·威廉姆斯[20]等。而理查·基尔亦在此次公演中成为替补演员,他在此次公演的角色包括男主角丹尼、青年天使和文斯·方丹[21]。
《油脂》在1973年6月在伦敦西区剧院的新伦敦剧院公演[4],由当时仍未成名的理查·基尔担演男主角丹尼。而伦敦首次公演中的其他演员包括斯泰西·格雷格(饰演桑迪)、斯蒂芬·本特(饰演罗杰)、杰奎 - 安·卡尔(饰演里索)、德里克·詹姆斯(饰演杜迪)等。[22][23]其后,保罗·尼古拉斯、伊莲·佩姬取代理查·基尔和斯泰西·格雷格担演主角[24]。1979年第二次公演时,则由苏·波拉德和特蕾西·厄尔曼出演主角[25]。
《油脂》在1993年在伦敦西区剧院的自治领剧院重新公演[26],在1996年10月转至剑桥剧院继续演出至1999年9月11日落幕为止[26]。此次重新公演版由大卫·吉尔摩执导[26],主要演员包括克雷格·麦克拉克伦(饰演丹尼,其后改由卢克·戈斯、伊恩·凯尔西、达伦·地饰演)、黛比·吉布森(饰演桑迪,其后改由索尼娅、萨曼莎·沃马克饰演)、麦克·道尔(饰演文斯·方丹)、丹心·欧威茨(饰演帕蒂)、谢恩·里奇(饰演肯力基)、莎莉·安·普雷特(饰演里索)等[26]。该次重演的成功促成首次英国巡回演出[27],由谢恩·里奇(饰演丹尼)[27]、海伦·威尔(饰演桑迪)、托比·辛森(饰演文斯·方丹和青年天使)、亚历克斯·伯恩(饰演肯力基)、米歇尔·胡珀(饰演里索)等主演[28]。
此版的特色,在于该版包含了四首在电影版出现的歌曲,包括《油脂》、《绝望地贡献给你》、《桑迪》和《你是我想要的》。“汉堡皇宫男孩”亦在此版改称为“雷鸟”。
Remove ads
《油脂》在1994年5月11日在百老汇尤金·奥尼尔剧院重新上演,共上演1505场,此前亦有20场预演。该版由杰夫·卡尔霍恩执导和编舞,并由瑞奇·保罗·戈尔丁(饰演丹尼)、波姬·小丝(饰演里索,后改由罗茜·奥唐纳饰演)、苏珊·伍德(饰演桑迪)、亨特·福克斯特(饰演罗杰)、梅根·穆兰里(饰演马蒂)、希瑟·斯托克斯(饰演珍)、比利·博伊德(饰演青年天使)等主演[29]。
而基于该版的美国巡回演出则在1994年9月在康涅狄格州纽哈芬市开始,并持续数年。首场巡回演出的演员包括莎莉·斯特拉瑟斯(饰演林奇老师)、安吉拉·宝帕诺(饰演里索)、雷克斯·史密斯(饰演丹尼)、特丽莎·M·戈尔曼(饰演桑迪)、戴维·琼斯(饰演文斯·方丹)等。而其后成为长驻百老汇演员的波姬·小丝亦曾经在1994年11月参与巡回演出,并饰演里索一角。其他曾参与巡回演出的著名演员包括米奇·杜兰兹(饰演文斯·方丹)、阿德里安·施密德(饰演丹尼)、黛比·吉布森、希瑟·斯托克斯、麦肯齐·菲利普斯、庄士敏·盖伊、露西·劳伦斯(五人均为饰演里索)、萨顿·福克斯特(替补演员,饰演桑迪)、玛丽莎·珍丽特·华力加(饰演珍)等[30]。
Remove ads

2007年7月24日,《油脂》在百老汇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剧院再度预演31场,并在同年8月19日第三度公演[31]。此次公演由凯瑟琳·马歇尔执导和编舞[32],此次公演的主角马克思·科林(饰演丹尼)和劳拉·奥斯尼斯(饰演桑迪)由全国广播公司节目《油脂:你是我想要的!》选出[33]。本版较贴近电影版,例如本版增加了四首只在电影版出现的歌曲(《油脂》、《绝望地贡献给你》、《桑迪》和《你是我想要的》)[34],而在本版中,原版的“汉堡皇宫男孩”亦跟从电影版称为“雷鸟”。此次公演在2009年1月4日落幕,共公演554场。[35]
而西区剧院皮卡迪利剧院亦基于该版在2007年8月8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重演《油脂》[36]。此次公演的主角丹尼·贝恩(饰演丹尼)和苏珊·麦克法登(饰演桑迪)由独立电视台节目《油脂是词》选出[37][38]。在西区剧院的公演结束后,在2011年5月6日在爱丁堡开始英国逐回演出[36]。
该次巡回演出的主要演员包括丹尼·贝恩(饰演丹尼)、嘉琳娜·吉莱斯皮(饰演桑迪)、瑞奇·罗哈斯(饰演肯力基)、凯特·萨默塞特·郝(饰演里索)、德里克·安德鲁斯(饰演罗杰)、劳拉·威尔逊(饰演珍)、理查德·文森特(饰演杜迪)、劳伦斯·特劳德(饰演法兰奇)、乔什·杰维尔(饰演桑尼)、洛伊丝·厄尔文(饰演马蒂)、达伦·约翰(饰演尤金)、萨米·凯利(饰演帕蒂)、杰森·凯普韦尔(饰演青年天使/文斯·方丹)、南希·希尔(饰演林奇老师)、苏菲·西坚尼(饰演查查)等[39]。
Remove ads
《油脂》在2011年再次在芝加哥公演,该版基于1971年原版[40]。此次公演由芝加哥美国剧院公司艺术导演P·J·帕帕或利和《油脂》原作者之一吉姆·雅各布斯共同参与制作。该版自2011年4月21日至8月21日期间公演,以纪念《油脂》首次公演40周年[40]。基于版权原因,在此版上演时,有少数剧中歌曲未能在剧中演唱[41]。
剧情
1959年韦迪尔高中旧生在英文老师林奇(在电影版称为麦基校长)的号召之下重聚。当毕业生代表尤金·霍兹克发表讲话时,“汉堡皇宫男孩”(在电影版和后期重新公演版本称为“雷鸟”)和“粉红女士”突然出现[42]。
其后,时光倒流回1959学年开学日。“粉红女士”坐在饭堂,而“汉堡皇宫男孩”则坐在学校门口。插班女生桑迪·杜布雷斯基(在电影版称为桑迪·奥尔森)向“粉红女士”(法兰奇、马蒂、珍和贝蒂·里索)讲述她曾与“汉堡皇宫男孩”的首领丹尼·佐科有过短暂的恋爱关系。在叙述此段关系时,桑迪以浪漫角度描述,而丹尼则向其他“汉堡皇宫男孩”(杜迪、桑尼、罗杰和肯力基)夸大其与桑迪的性关系[42]。
桑迪和丹尼在学校碰到对方,当他们为这次重逢而感高兴时,其他“汉堡皇宫男孩”来到,丹尼将桑迪推开一边。在“汉堡皇宫男孩”离开之后,桑迪感到伤心,此时“粉红女孩”向她发出马蒂睡衣派对的邀请。不久,各人聚集在礼堂以欣赏杜迪因购买新吉他而举办的即兴音乐会[42]。
在马蒂的睡衣派对,“粉红女士”尝试吸烟、喝酒和穿耳环,并谈及男孩。马蒂在睡衣派对讲及她对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弗雷迪的长距离追求。与此同时,“汉堡皇宫男孩”正忙着偷轮毂盖,丹尼戏弄肯力基有关他经常吹嘘的“新车”“油脂闪电”[42]。
丹尼在啦啦队彩排中与桑迪重逢,并打算就上次的事向桑迪道歉。但此时,作为啦啦队队长的帕蒂·森各斯对丹尼调情。帕蒂向丹尼谈到赛跑选拔赛即将来到,因此丹尼向桑迪说他会参加赛跑队以证明自己是花心的人。丹尼离开之后,帕蒂和桑迪练习啦啦舞[42]。
“汉堡皇宫男孩”和“粉红女士”带着便携式收音机参加公园野餐。罗杰分享了向珍示爱一事,和他向不知情的受害者露出屁股的兴趣。里索取笑丹尼正和一个类似于桑德拉·迪伊的女孩堕入爱河,其他油脂者亦随之加入去取笑还没有来到野餐的桑迪[42]。
桑迪在此时来到,油脂者亦结束对她的耻笑。桑迪告诉丹尼她以后也不想和他见面。然后,桑迪离开公园,丹尼对桑迪的负面回应不置可否,油脂者亦开始准备学校舞会。丹尼取笑不参加舞会的马蒂,并声称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成为朋友[42]。
Remove ads
学校舞会当晚,每个人都在体育馆享受舞蹈。桑迪独自一人留在家中听收音机,并因为想念丹尼而哭泣[42]。
不久之后,肯力基和他的舞伴查查·迪格尔戈里奥,一个来自别校的女孩跳舞。肯力基其后改与原本和丹尼配搭的里索配搭,丹尼遂改为与查查配搭。司仪文斯·方丹宣布比赛开始,经过几轮淘汰之后,丹尼和查查夺冠。丹尼获得两张汽车影院戏票作为奖励[42]。
几天后,肯力基、杜迪和桑尼获悉查查为“汉堡皇宫男孩”敌人成员的女朋友,并告知法兰奇。查查向该童党炫耀她与丹尼跳舞,该童党于是决定向“汉堡皇宫男孩”挑战。参加赛跑队的丹尼,对挑战表示不相信和疑惑。丹尼基于赛跑比赛,回绝了该童党的邀请[42]。
在战斗之前,肯力基、杜迪和桑尼先到汉堡皇宫买小吃,而法兰奇因为在美容学校表现不佳而被开除学籍,感叹著自己的未来。此时青年天使出现,呼吁法兰奇重返校园,但被法兰奇拒绝[42]。
不久后,肯力基、杜迪和桑尼离开汉堡皇宫,但仍看不见敌对童党。之后油脂者得悉罗杰失踪,正当他们打算离开,罗杰突然带着一条车用天线出现。油脂者抨击罗杰以此作为迟到的借口。原来罗杰曾经代表“汉堡皇宫男孩”,独自一人与该童党的三位成员决战[42]。
丹尼和桑迪在“油脂闪电”中欣赏电影,丹尼向桑迪诉说他对肯力基、杜迪和桑尼三人的愤慨,并就三人的行为和他在野餐时的行为向桑迪致歉。丹尼向桑迪送上戒指,他想对桑迪更亲密一些,可是一切发生得太快,桑迪走开了。丹尼想念她,并愿望能与她再次一起[42]。
几天后,除丹尼以外的油脂者均来到珍的地库举行派对。杜迪在派对中用吉他和罗杰一起表演。里索则担心自己怀孕,但告诉肯力基他不是孩子的父亲,并拒绝其他油脂者的优待,提早离开地库。其后里索和桑迪一起,桑迪问她为何拒绝她的朋友,她就说她对比其他人看来,是一个更好的人。之彼里索离开,桑迪决定了她需要迎合其他油脂者[42]。
第二天,“汉堡皇宫男孩”一起的时候,帕蒂突然悲惨地和伤心地来到,当众指出丹尼离开赛跑队和向教练竖中指。“汉堡皇宫男孩”取笑和恭喜丹尼回归“汉堡皇宫男孩”。桑迪则在“粉红女士”的协助之下,装扮成油脂者的梦想约会对象。丹尼对这样的转变深感高兴,丹尼和桑迪亦互相表达共同感受[42]。
其后,其他“汉堡皇宫男孩”和“粉红女士”鼓励丹尼和桑迪破镜重圆。他们开心地诚邀帕蒂在罗杰家和他们欣赏《米奇老鼠俱乐部》,并获她答应。而里索最终亦发现自己并没有怀孕,她和肯力基亦因此复合。在大团圆结局的衬托之下,“汉堡皇宫男孩”、“粉红女士”、桑迪和帕蒂唱歌庆祝友谊长存[42]。
Remove ads
2007年重新上演的版本中,“汉堡皇宫男孩”改称“雷鸟”[31],开头亦被完全改动。2007年版的开头,改为根据同名电影情节改编,即桑迪与丹尼在海边渡假圣地相遇并一见倾心[31],在假期结束时,桑迪问丹尼:“我们完了吗?”,丹尼答他们的恋爱才刚开始。然后情景返回学校,由油脂者唱出他们的反叛生活。
在2007年版第二幕,在丹尼和查查胜出比赛之后,桑迪在比赛结束后不久得悉消息,赶往会场,丹尼没有留意桑迪在会场。虽然丹尼在此时对并没有理会桑迪,桑迪不能停止想念丹尼。
角色及演员
曲目
|
|
|
|
|
|
|
|
|
|
媒体评价及影响
《油脂》刚在百老汇上演时,由于摇滚音乐仍未是音乐剧的主流歌曲类型,加上剧情涉及一夜情、未成年怀孕等相对敏感的内容,故当时的评论界对《油脂》的反应较为冷淡[43]。例如,《油脂》在外百老汇公演时,一名电视评论员指出《油脂》是他一生看的音乐剧中最差的[2]。此情景直至1978年同名电影上映后才有所转变,并成为英国第四频道一百大最伟大的歌舞片之一[44]。英国《镜报》在当时的评论就曾这样评价《油脂》:“注入一剂天然能量,快速、强烈、兴奋……乐趣无穷!”[45]。但在1994年百老汇版上演时,评论界对《油脂》的评论仍然一般。
《油脂》上演时,由于其流行音乐的风格,颠覆了当时音乐剧界以爵士乐为主的音乐风格,而受到百老汇观众的欢迎[43]。1980年,《油脂》以3388场的纪录打败当时公演场数最多的《屋顶上的提琴手》,成为百老汇公演场数最多的音乐剧[4],直至1983年才被《歌舞线上》打破。1978年,《油脂》被改编成电影,成为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歌舞电影之一[43]。电影版的成功,不单令随后上演的音乐剧增添电影版的情节[43],亦影响后来的流行文化。《油脂》电影版在香港上映后,掀起跳舞热潮[46],香港已故歌手张国荣首张专辑《情人箭》便收录《油脂热潮》一曲。而韩剧《星梦高飞2》[47]和美剧《欢乐合唱团》亦有引用《油脂》的部分情节及歌曲[48]。
奖项及提名
脚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