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县道185号
屏東縣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县道185号(大津-枋寮),为台湾一条位于屏东县的县道,北起高树乡大津衔接台27线,南至枋寮乡北势寮衔接台1线,全长共计68.989公里[1][A]。由于县道185号系沿着中央山脉西侧修建,因此有沿山公路之称,乃屏东县山地乡之间的主要联系道路,当前县道185号为台湾第五长县道。
支线
县道185甲线(新吉-来义),为县道185号唯一一条县道公路支线,西起屏东县新园乡新吉之台27线,东至屏东县万峦乡新置村(邻近来义乡)之县道185号,全长共计19.969公里[2]。
概况
- 主线
县道185号以屏东县高树乡大津境内的台27线为公路起点,车道布设系采用双向车道,从起点开始朝南行进,途经高树乡鹿场顶、三地门乡口社、赛嘉以及高树乡广兴,并在三地门乡三地与台24线共线,透过三地门大桥越过隘寮溪后进入内埔乡[3]。
此公路越过隘寮溪进入到内埔乡水门后,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车道扩增为双向二车道,接着行进约400米后与台24线分出,然后左转与县道187号共线[4],而这里也是县道187号的起点所在地。此公路与县道187号共线行进一段距离后于忠孝路与中山路口右转,此时车道布设从原来的双向二车道恢复成双向车道,接着往南行进了一段距离,直到在新隘寮与县道187号分出[3]。
此公路与县道187号分出后,于分出点处左转并朝南方行进,并通过凉山隧道后进入玛家乡,接着朝南行进,途经玛家乡凉山村、佳义村、排湾村、万峦乡赤山等地区,而后在万峦乡新置村与县道185甲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县道185甲线的终点所在地。此公路通过万峦乡新置村后继续往南方行进,途经新埤乡之大潮州人工湖、海风寮、饷潭、枋寮乡内寮等地,最后在接近枋寮乡枋寮村的位置与台1线交会,乃是县道185线的终点所在地[3]。
截至2020年底,县道185号总长68.989公里,路基总面积645,305平方米,其路面均以沥青铺设。全线共设置45座桥梁(总长2,434.1米)以及1座隧道(总长123米),另设置505面标志、85组交通号志,以及548杆照明装置[1]。
- 甲线
县道185甲线系以原屏58线与屏110线部分路段并编而成[5]。此公路以屏东县新园乡新吉境内的台27线为公路起点,车道布设系采用一车道,从起点开始朝东行进,途经新园乡港子漧与万丹乡客厝等地,且行进过程中车道布设从原来的一车道变为双向车道。之后在接近万丹乡兴化廍时与屏61线交会,而这里也是屏61线的终点所在地,接着右转往东方行进一段距离后,透过兴社大桥越过东港溪,而后进入崁顶乡[6]。
此公路进入崁顶乡以后继续朝东行进,途经崁顶乡力社等地,之后通过国道三号下方,行进不久即进入潮州镇,接着朝东行进一段距离后抵达潮州市区,并在市区内之新兴路与介寿路口与县道187号共线,接着往北行进约200米于圆环处与县道189号共线,此时县道185甲线已与县道187号以及县道189号共线。此公路之后往北方行进约600米后于三角公园与县道187号分出,但仍与县道189号共线,直至新生、中正、六合路口处与县道189号分出为止[6],但又与屏85线开始共线,经过圆环,至延平路与朝昇路口结束共线,总共线里程长达1.7公里。
此公路再与县道187号交会后继续往东方行进,途经潮州镇北势部、崁脚以及万峦乡明发等地,之后在万峦乡新置村与县道185号交会,乃是县道185甲线的终点所在地[6]。
截至2020年底,县道185甲线总长19.584公里,路基总面积196,787平方米,其路面均以沥青铺设。全线共设置8座桥梁(总长547.6米),另设置0面标志、68组交通号志,以及538杆照明装置[1]。
历史沿革
- 主线
台湾公路编号制度之形成可追溯至1960年所施行之《公路法》,以及1963年所制订之《台湾省各级公路及桥涵编号办法》。在《公路法》中规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道[7];而在《台湾省各级公路及桥涵编号办法》中规定南北向为单号、东西向为双号,且重要县乡道公路编号自“101”起不冠代字[8]。
1961年,台湾省公路局(今交通部公路总局)进行首次公路普查,而县道185号则在此时期开始纳编。当时县道185号的路线北起高雄县六龟乡(今高雄市六龟区)的县道184号(今台28线),南至屏东县枋寮乡水底寮的台1线,全长共计80.486公里[B][9]。
1976年进行第二次公路普查时,原县道184号六龟-荖浓路段并入县道185号,而乌龙至水底寮路段则并入至台17线;调整之后,起点延伸至高雄县六龟乡荖浓的台20线,而终点缩减至屏东县新园乡乌龙的台17线,总长度变为80.618公里[10][11]。
1983年进行第三次公路普查时,县道185号屏东-乌龙段升格为台27线,荖浓-屏东路段则不变,总长度缩短为56.753公里[12]。1994年,县道185号因全线升格为台27线而解编[13]。2001年,原县道187甲线以及新辟的沿山公路改编为县道185号,县道185号再次纳编,路线名称改为“大津-枋寮”,全长共计69.542公里[14]。自此以后该路线未曾有重大变革。
- 甲线
2014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交通部公告将屏58线与屏110线部分路段并编为县道185甲线,路线名称为“新吉-来义”,全长共计19.472公里[5]。2024年11月6日公告四林路段改行北侧新辟的外环道路(潮林路),原线解除公路编制并移交潮州镇公所养护[2]。
Remove ads
行经行政区域
- 主线
全线均位于屏东县境内。
- 甲线
全线均位于屏东县境内。
Remove ads
沿线路名
|
|
沿线设施与景点
|
|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