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兰契斯卡·加布里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蘭契斯卡·加布里妮
Remove ads

法兰契斯卡·加布里妮(Francesca Saverio Cabrini,1850年7月15日—1917年12月22日),又称卡布里尼修女,是罗马天主教会中一位杰出的意大利裔美国人,第一位经罗马天主教会封圣美国人

事实速览 方济各·加比尼, 修女 ...

卡布里尼创立了耶稣圣心传教修女会(MSC),这是一个宗教机构,如今在15个国家为贫困人群提供教育、医疗保健和其他服务。[1]在她的一生中,卡布里尼在意大利、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67所学校、孤儿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她成为美国和罗马天主教教会中一位受人尊敬且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Remove ads

生平

玛丽亚·弗朗西斯卡·卡布里尼于1850年7月15日出生于伦巴第-威尼托王国圣安杰洛洛迪贾诺,当时伦巴第-威尼托王国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她是农民阿戈斯蒂诺·卡布里尼和妻子斯特拉·奥尔迪尼的13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2]她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四个活过了青春期。[3][4]

弗朗西丝卡·卡布里尼早产两个月,由于幼时体弱多病,所以一生都健康不佳。卡布里尼的姐姐罗莎是一名教师,受她的影响,卡布里尼也走上了同样的职业道路。13岁时,卡布里尼进入伦巴第大区阿尔卢诺的一所学校就读,该校由耶稣圣心修女会开办。186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该校毕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回到圣安杰洛洛迪贾诺的教区学校任教。之后,她又在伦巴第大区卡斯蒂拉加维达尔多的一所学校担任了三年代课教师。[5]

1870年卡布里尼的父母去世后,她申请加入阿卢诺的圣心女修会。然而,修女们以她身体不够强壮为由拒绝了她。[6]1872年,在一次天花疫情爆发期间,她照顾病人时感染了天花,并再次因健康原因被克雷马的嘉诺撒修女会拒绝。[7]据报道,卡布里尼所在教区的神父曾请求这两个修女会拒绝她的申请,因为他不想失去她这位教师。[7]

Thumb
意大利阿尔卢诺,卡布里尼曾在此上学(2014年)

1874年,伦巴第大区科多尼奥的一位神父邀请卡布里尼接管当地一家由普罗维登斯修女会管理不善的孤儿院。她将“沙勿略”(意大利语为Saverio)加在自己的名字中,以纪念传教士的主保圣人方济各·沙勿略神父。和沙勿略一样,她最终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前往东亚的传教士。[8]1880年,由于内部动荡,科多尼奥的普罗维登斯修女会解散,孤儿院也随之关闭。在与洛迪教区主教多梅尼科·杰尔米尼谈及未来时,卡布里尼回应说,她将创立自己的传教修会。之后,卡布里尼在科多尼奥买下了一座原先的方济各会修道院。1880年11月,她与几位原普罗维登斯修女会的修女共同创立了圣心慈幼会传教修女会(MSC)。在科多尼奥的修道院里,圣心慈幼会的修女们收养孤儿和弃婴,开办了一所日间学校,开设了针线活课程,并出售她们精美的刺绣作品。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圣心慈幼会的修女们在伦巴第地区建立了七所收容所、一所免费学校和一所托儿所。[9]

1887年初,在皮亚琴察主教乔瓦尼·斯卡拉布里尼的祝福下,卡布里尼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卡斯特尔圣乔瓦尼开设了一座修道院。斯卡拉布里尼主教请求卡布里尼考虑在纽约开设一所孤儿院。曼哈顿一位富有的天主教社交名媛玛丽·里德·迪切斯诺拉伯爵夫人一直不懈地向教皇和纽约总主教迈克尔·科里根请愿,希望在纽约为意大利女孩开设一所孤儿院,并由她出资。卡布里尼仍然想去亚洲,但也希望在罗马开设一个宗教场所,并获得教皇对圣心会的认可。[10]

她在斯卡拉布里尼主教安排下,与教皇利奥十三世会面。1887年9月,卡布里尼前往罗马觐见利奥十三世。她请求利奥十三世允许她在罗马建立一座修道院,利奥十三世欣然应允。她还请求允许她派遣使团前往亚洲。但教宗和罗马教廷其他成员都对大量贫困的意大利移民涌入美国纽约感到担忧,利奥十三世没有允许卡布里尼去中国,而是告诉她“……不要去东方,而是去西方……”,去纽约市。[11]

1888年12月,卡布里尼承诺前往纽约市。教宗也承认了圣心修女会(MSC)的传教机构地位,这是第一个获得此项认可的意大利修女团体。[7]

1889年2月,纽约主教科里根写信给卡布里尼,欢迎她来到纽约,但建议她推迟出发时间,以便有更多时间做准备。然而,当这封信寄到意大利时,卡布里尼已经离开了。[10]38岁的卡布里尼启程前往美国,于1889年3月31日与其他六位圣心修女会修女一同抵达纽约。[12]当她们下船时,斯卡拉布里尼修女会的修女们并不在船上。此外,她们也没有安排住宿。修女们在美国的第一晚住在一间破旧的旅馆里,床垫里有臭虫,她们只能睡在椅子上。[13][11][3]

在此期间,纽约市的天主教教会和神职人员主要由爱尔兰移民组成,他们对意大利人普遍抱有偏见。许多爱尔兰天主教徒认为意大利人肮脏、迷信,近乎异教徒。许多由爱尔兰人管理的教区将意大利信徒隔离在教堂地下室进行礼拜。总教区几乎没有意大利神父,这阻碍了与意大利人的沟通。[14][10]科里根也是爱尔兰人,他认为只有男性才适合从事向移民传教的工作。他希望梵蒂冈只派遣意大利神父,而不是修女。

Thumb
科里根大主教(1902年之前)

抵达纽约的第二天,卡布里尼和其他修女就走进了科里根的办公室。科里根对她们出现在纽约感到非常惊讶,告诉卡布里尼总教区还没有做好接纳她们的准备,她们应该立即返回意大利。卡布里尼拒绝回去,只是说:“我有教宗的信”,并把介绍信交给了科里根。科里根不愿违抗教宗的命令,所以无法强迫圣心修女会的修女们离开。[14][10]

科里根要求卡布里尼先为意大利人建立一所学校,孤儿院的事暂且搁置。与科里根会面后,布朗克斯的仁爱修女会欣然为卡布里尼及其随行人员提供了临时住所。经过一番周折,斯卡拉布里尼修道会神父们终于在曼哈顿五点区为圣心修女会的修女们提供了一座破旧的修道院。[14][10]

Thumb
纽约市小意大利区(1900年)

抵达该市后不久,圣心会修女们就开始遭受贬损性的反意大利辱骂和侮辱。卡布里尼写信给意大利的修女们,请求她们寄来布料,以便制作更多的面纱和修道服。她希望她的修女们穿着干净整洁,“否则他们就会像对待这里的意大利人一样,称我们为‘小白鼠’。” [15]

在纽约其他修会修女的帮助下,圣心修女会的修女们开始照顾病人、教孩子们读书、救济饥饿的人。她们在当地一座天主教堂的阳台上搭建了一所临时学校,可容纳200名儿童。不久,小意大利区的商人们开始为修女们提供食物和资金,以支持她们的使命。

在科里根的祝福和迪切斯诺拉的资助下,卡布里尼在曼哈顿下东区创办了圣心孤儿院。这是她在美国的第一家孤儿院。然而,在城市里运营孤儿院的高昂成本,加上与科里根日益加剧的摩擦,很快促使卡布里尼将孤儿院迁至乡村。

1890年,卡布里尼从耶稣会手中购得位于纽约州西帕克的一处房产,并将孤儿院迁至此处。她还在该房产上设立了MSC(圣卡布里尼修女会)初学院。西帕克校区后来发展成为圣卡布里尼之家,即圣心会(MSC)在美国的总部和一所寄宿学校。1890年,卡布里尼与斯卡拉布里尼修会合作,在纽约市为意大利人建造了第一家医院。医院于1891年正式开业。

随着卡布里尼声名鹊起,她开始收到来自纽约以外地区天主教项目的请求,这些项目服务于意大利裔和非意大利裔天主教徒。1891年,她乘船前往尼加拉瓜,开办了一所修道院。在那里,她乘船前往偏远地区,探访了米斯基托人的定居点。[16]抵达智利后,她骑骡翻越安第斯山脉,前往巴西阿根廷创办学校。她还前往格林纳达创办了一所学校。[17]

她第一次传教之旅的最后一站是1892年的新奥尔良,在那里她为意大利人创办了另一所学校。该地区反天主教情绪高涨,同时还存在针对来自意大利南部移民的种族歧视,当地人认为他们“看起来不像白人”。1891年,一大群暴徒强行将11名意大利男子从监狱中带走并杀害。圣心修女会的修女们在城里最贫困的意大利人聚居区建立了一个传教站。

1892年末,卡布里尼被迫提前从新奥尔良返回纽约,因为纽约新建的医院面临倒闭。斯卡拉布里尼修女会管理不善,并试图将医院的债务转嫁给圣心会。在将修女们撤离医院后,她花费250美元在曼哈顿创办了哥伦布医院。由于厌倦了与斯卡拉布里尼修女会领导层的冲突,她在1892年切断了与该修女会和圣心会的所有联系。[10][7]

19世纪90年代初,卡布里尼在曼哈顿、布朗克斯、新泽西州纽瓦克和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等地为意大利社区创办了学校。1895年,卡布里尼返回路易斯安那州,并在梅泰里、哈维运河和肯纳建立了传教站。圣心修女会的修女们骑着骡子穿梭于乡村城镇,为天主教徒服务。她们会探访当地医院,为不会说英语的意大利病人担任翻译。[18]

卡布里尼于1899年抵达芝加哥,为该市庞大的意大利裔人口服务。1902年,她的下一站是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随后于1903年前往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07年,卡布里尼在费城停留,与凯瑟琳·德雷克塞尔修女共进晚餐。

卡布里尼于1909年入籍成为美国公民。她申请入籍是为了确保在她去世后圣心修女会的法律基础,并表示与她所服务的美国人团结一致。

1912年第二季度初,卡布里尼和几位圣心会姐妹会的成员正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旅行。为了返回美国,她们预订了泰坦尼克号首航前往纽约的船票。然而,在得知芝加哥哥伦布第二医院出现问题后,卡布里尼将船票改签到另一艘船的更早航次。同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沉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卡布里尼一生共横渡大西洋24次。

卡布里尼在最后一次旅行中,于1916年访问了南加州。她在圣费尔南多谷上方的拉斐尔山上建造了一座小教堂,以保护居民免受野火侵袭。1970年,这座小教堂被迁至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成为卡布里尼圣母圣殿的一部分。[19]

1917年,卡布里尼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前往芝加哥接受圣心修女会的照料。1917年12月21日,她正在包装为意大利学校孩子们准备的圣诞礼物——糖果。第二天早上,她感到身体不适,卧床不起。修女们断断续续地来看望她,处理修会事务,但最终还是让她休息。临近中午时分,她们发现她倒在椅子上,嘴唇上沾着血迹。12月22日,她因慢性心内膜炎突然去世,几位修女陪伴在她身边。她享年67岁。[2][17]

卡布里尼的遗体在哥伦布医院供人瞻仰,直至12月26日,随后由火车从芝加哥运往纽约市。两天后抵达纽约,遗体继续供人瞻仰,直至12月31日。1918年1月1日,卡布里尼被安葬在西园圣卡布里尼之家的一处墓地。1933年,随着册封她为圣人运动的开始,她的遗骸被永久迁出。[20]

1933年,圣方济各会(MSC)将卡布里尼的遗体掘出,并作为其封圣程序的一部分进行分割。她们将她的头颅送往罗马的圣方济各会总会,供其小教堂供奉;她的心脏被送往科多尼奥;她的臂骨被送往芝加哥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卡布里尼国家朝圣地;其余遗骸则被修女们送往纽约市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卡布里尼朝圣地。[21]

教宗庇护十一世因彼得·史密斯和格拉齐奥利修女的治愈奇迹,于1938年11月13日将卡布里尼列为真福。当时已晋铎的史密斯出席了册封仪式。教宗庇护十二世于1946年7月7日将卡布里尼册封为圣人。[22]卡布里尼册封圣人后,​​约有12万人参加了在芝加哥士兵球场举行的感恩弥撒。[23]

Remove ads

电影

卡布里尼 (2024年): 卡布里尼由克里斯蒂安娜·戴尔安娜(Cristiana Dell'Anna)饰演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