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拉特
2006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拉特:为建设伟大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英语: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註 1])是一部于2006年上映的喜剧电影,此电影为英国与美国联合制片,由英国喜剧演员沙查·巴隆·科恩饰演。该片以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哈萨克斯坦记者“波拉特”在美国的旅行故事。续集《波拉特电影续集》定于2020年10月23日在亚马孙影片播出。
![]() | 此条目可参照法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5年7月19日) |
Remove ads
故事梗概
该片讲述“波拉特”(Borat)离开在哈萨克斯坦的家前往美国,并遵照哈萨克斯坦信息部的吩咐摄制纪录片。他留下自己的母亲、妻子和村子里的强奸犯,与胖子制片人Azamat一起上路。片中表现了波拉特与美国人进行采访及交流的场景。拍摄期间,受访者都以为波拉特真的是一个不懂美国习俗的外国记者。
刚来到纽约,波拉特在电视上看到《海滩游侠》的片段,立刻爱上巨胸女主角帕米拉·安德森。加上收到电报,波拉特得知家乡的妻子被一只熊蹂躏至死,他因此非常高兴,决定前往加州洛杉矶寻找帕米拉。但由于制片人Azamat认为犹太人制造了9/11事件,不敢再坐飞机,因此波拉特决定学习驾驶,但是手头预算有限,因此只买下一辆旧雪糕车。波拉特立志要“取得”帕米拉的“vahjeen”(英文谐音处女/virgin),娶她为妻。
游历全国期间,波拉特一直为纪录片寻找拍摄素材。他访问过女权主义者、同性恋游行人士、政治家、一群玩Cee-Lo骰子赌博游戏的黑人男生见面。另外,他在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打断主持,又在牛仔竞技比赛中,大唱“哈萨格斯坦国歌”(曲调实为美国国歌,歌词则完全虚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他在犹太人开设的小旅馆过夜,并尝试买枪保护自己,以防犹太人袭击。不过,由于波拉特不是美国公民,不能买枪,他于是买了一头熊。波拉特又在美国南部为了学习社交礼仪而参加了上流社会晚宴,他也为了买给帕米拉礼物而拜访了古董店,但是意外地毁坏了很多玻璃品和陶器。
回到酒店,波拉特看到Azamat拿着帕米拉的照片手淫,两人裸着身体打架,打到走廊、电梯,到最后打到正在进行活动的舞会会场,才被保安制止。
Azamat得知波拉特去加州的目的后,气愤地抛弃了波拉特,拿着他的护照、钱和之前买的熊离开。波拉特十分低落,与三个南卡罗莱纳大学的学生交谈时,看到了帕米拉主演的色情片《Pam and Tommy》。波拉特得知帕米拉不是处女,心灰意冷,烧掉了帕米拉的杂志。
第二天,波拉特误入基督教五旬节运动的活动,见到了共和党国会议员Chip Pickering和现任密西西比高院法官James W. Smith, Jr.。波拉特在活动中学着原谅Azamat和帕米拉。后来,他与一群教友乘巴士到了洛杉矶,波拉特看到Azamat在街头扮演20世纪初美国笑匠奥利维·哈代,但以为Azamat正在扮演希特勒。两人最后和解,回到酒店,Azamat告诉波拉特怎么把帕米拉得到手,在这一段中可看到之前Azamat带走的那头熊的头在冰箱中。
波拉特最后在加州橙县的维珍音乐店签名活动,见到梦寐以求的帕米拉。波拉特借故向帕米拉展示本国“传统结婚麻袋”时,将帕米拉强行塞进麻袋。场面一片混乱,波拉特追着受惊的帕米拉到停车场,才被保安制服。波拉特后来娶了在路上认识的黑人妓女Lunenell(由同名女喜剧演员饰演)为妻,一同返回哈萨克斯坦老家。
Remove ads
制作
本片大部分场景没有剧本指导,大部分角色人物都不是专业演员,更加没有告知其演员身份和正在拍摄电影之事,几乎以真人秀甚至是整人节目的方式拍摄。只有波拉特、Azamat、帕米拉·安德森(科恩的老友[1])、妓女Luenell、店主Ashwin、波拉特家庭成员、以及告知波拉特妻子去世消息的电报报信员,是专业演员。
片中关于哈萨克斯坦的描述,与该国真貌几乎毫无联系。片中,波拉特家乡的村庄实际上是在罗马尼亚的歌罗德村拍摄的。饰演波拉特妻子的女演员,则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移民到罗马尼亚的哈萨克斯坦人。波拉特邻居叫“努尔苏丹·图亚克拜”,实际上是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和反对党的扎马可汗·图亚克拜两人名字的混合体。片中有被指是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大幅照片,其实是阿塞拜疆总统盖达尔·阿利耶夫。
片中并没有使用哈萨克语,据称是说哈萨克语的对白其实是罗马尼亚语。片中使用的西里尔字母是俄语形式,而非哈萨克语形式,而且片中书写的“哈萨克语”不是拼写错误,就是胡言乱语。例如,宣传海报上写的“BORДT”,就使用了西里尔字母的D代替英文的A。另外,波拉特自己使用的则是拙劣的希伯来语。扮演其拍档Azmat的基尼夫·大卫顿使用的是有东部口音的亚美尼亚语[2]。另外,片中使用的一些词语还取自斯拉夫语族,例如波拉特的招牌问候语“jagshemash”(jak się masz)和“chenquieh”(dzienkuje)[3] 则分别是波兰语(或相关语种)的“你好吗”及“谢谢”。波拉特介绍自己家的时候对自己吵闹的牛说“Tishe”,该词在俄语、南斯拉夫语和捷克斯洛伐克语中表示“安静”(分别拼作тише及tiše)。
据报道,整个电影制作过程中,波拉特的古怪行为导致了92次报警。[2]
Remove ads
电影歌曲
波拉特电影配乐是2006年10月24日在iTunes商店发布,2006年10月31日于实体商店销售。专辑中收录的电影音乐,五首题为“Dialoguing excerpt from moviefilm”,以及备受争议的反犹太人歌曲“在我的国家出现了问题”,源自电视节目Da Ali G Show。[4]
轶闻
当以色列记者采访沙查·巴隆·科恩在片中为什么使用希伯来语时,科恩回答说:“噢,我看你在说哈萨克语!”[5]
2012年3月,哈萨克运动员玛丽亚·迪米崔安科(Maria Dmitrienko)在科威特举办的国际射击比赛中获得金牌,奏国歌时播放的是波拉特电影中恶搞的“国歌”,迪米崔安科全程没有发觉,手放胸口听完了整个歌词,之后举办方表示该事件是由于工作人员在网路上下载了错误的国歌所致。此事件后哈萨克政府出台政策要求运动员必须能分辨国歌。[6]
获奖情况
- 最佳影片提名(音乐剧及喜剧)。
- 最佳男演员奖得主(音乐剧及喜剧):沙查·巴隆·科恩。
- 最佳男演员奖得主:沙查·巴隆·科恩。
- 最佳喜剧电影奖得主
- 最佳男演员奖得主:沙查·巴隆·科恩。
- 最佳男演员奖得主:沙查·巴隆·科恩。
英国影评人协会[来源请求]
- 年度最佳英国男演员提名:沙查·巴隆·科恩。
获选十大影片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