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昌

明朝年號 (162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泰昌(1620年八月—十二月)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任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年号。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一日(1620年8月28日),明光宗即位后即位沿用万历年号,诏令第二年辛酉年元旦(1621年1月22日)改元泰昌,但明光宗登基不久即染病,于九月一日(1620年9月26日)去世,在位仅30日。同年九月六日明熹宗即位后,诏令改以当年八月初一日到除夕日十二月廿九日为泰昌元年,第二年辛酉年元旦(1621年1月22日)改元天启,故“泰昌”这个年号仅用了四个月。[1][2]

事实速览 泰昌, 政权 ...

泰昌纪年及历日问题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廿一日明神宗驾崩。同年八月初一日明光宗即位后,诏令第二年辛酉年元旦改元泰昌。但明光宗登基不久即染病,于九月初一日去世,在位仅一个月,来不及翌年改元。九月初六日,明熹宗继位。明熹宗即位之际,纪年问题成为群臣论争的焦点,形成三种意见:

  1. 削去泰昌年号。
  2. 改万历四十八年为泰昌元年
  3. 改第二年辛酉年(1621年)为泰昌元年,后年壬戌年(1622年)元旦改元天启[3]

由于纪年是皇帝统治的象征,这三种处理方式,实际上都意味着要牺牲神宗、光宗、熹宗祖孙三帝之一。第一者否认明光宗的统治,但这个意见是很难去同意的,因为这等于否定光宗的合法性,继位认受性对熹宗不利(明朝时通常因政变发生皇位更替才会于政变当年改元,如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失踪,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是为明太宗[4]明太宗即皇帝位当年复用明太祖的年号洪武,第二年癸未年(1403年—1404年)元旦起改用自己的年号永乐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2月11日)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并复皇帝位,同年正月廿一日明英宗改元天顺)。第二者将明神宗在位年份的最后一年削去,第三者则是有碍明熹宗于第二年辛酉年改元。经过争论,最终确定采用第二个意见。同年九月二十日明熹宗下《泰昌元年、〈大统历〉敕谕》,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日(1620年8月28日)到除夕日十二月廿九日(1621年1月21日)改为泰昌元年,第二年辛酉年元旦(1621年1月22日)改元天启

明熹宗敕谕后,各地纷纷将准备于当年十月颁布的《大明泰昌元年岁次辛酉大统历》统一为《大明天启元年岁次辛酉大统历》。由于当时交通条件限制,明廷敕谕自京师传至全国各地的时日不会太短,以致部分偏远地区在敕谕到达前按照惯例印造《大明泰昌元年岁次辛酉大统历》并流入民间。[5]

Remove ads

大事记

中国

世界

重要人物

纪年农历对照表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为各月的第1日,“”表示该月有30日,“”表示该月有29日,“闰月”表格中的中文数字表示该年为闰某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数字表示对应的西历日期。

更多信息 西元, 干支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参考文献

深入阅读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