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活活大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活活大樓
Remove ads

活活大楼[1](英语:Woodward's Building)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中心东端,1903年至1993年间曾是活活百货公司所在。活活百货结业后大楼丢空多年,到2000年代中后期则改建成一座多用途建筑,包括市值和非市值住宅单位、零售店铺、非牟利机构专用空间、以及西门菲莎大学的当代艺术学院校址[2]

Thumb
重建后的活活大楼,又称W43大楼
Thumb
大楼地下广场
Thumb
拆卸重建前的活活大楼;屋顶上的W字样曾是温哥华市的地标之一

历史

活活百货公司创办人查理斯·活活(Charles Woodward)于1892年在温哥华哈理斯街(现佐治东街)和西敏大道(现缅街)的交界处开设活活杂货店[3]。1902年,活活联同六名合伙人成立活活百货有限公司,并于1903年在煤气镇喜士定街夹亚拔街开设分店,即活活大楼。随着活活及其合伙人的关系转差,他决定放售哈理斯街夹西敏大道的总店套现,并利用该笔资金回购众合伙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令他成为公司的唯一股东[3]。喜士定街门市随之成为活活百货的旗舰店,到1925年已占据整个街段,1927年再加建至七层高[3]。活活百货并于大楼顶部设置一座25米(75英尺)高,仿照巴黎埃菲尔铁塔设计的塔楼,并在塔楼顶部加置一盏强力探照灯[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政府下令公司拆除探照灯,而公司则于1944年在探照灯原位设置一个高16英尺,重3吨的W字样,该装设自此成为温哥华市的地标之一[4]

活活百货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间急速扩张以致过度举债,而1980年代初北美经济步入衰退,令零售市道大受打击,各种因素令公司财务恶化[3]。此外,从活活大楼一带通往二埠的电车线和通往北温哥华市的渡轮于1950年代末相继停驶,加上温哥华中央图书馆伊顿百货温哥华总店等零售和公共设施陆续向西往布勒街固兰湖街迁移,令喜士定街购物区风光不再[2]。该带到1980年代更沦为瘾君子和妓女流连之地,令活活大楼旗舰店的生意大受影响。公司最终在1992年申请破产,而活活大楼旗舰店则于1993年1月15日正式结业[3],此后市中心东端的状况更雪上加霜。

活活百货的大部分资产转售予哈德逊湾公司[3],但该公司没有购入活活大楼。法玛控股公司(Fama Holdings)于1995年购入大楼,打算将之改建成市值住宅大厦,但此建议却招来区内争取增建可负担房屋的人士所反对。200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斥资2200万元从该公司购入活活大楼[5],期间大楼一直丢空。2002年秋季,一班社区运动活跃分子占据大楼一星期以向省政府争取兴建可负担房屋,占屋人士被警察逐离大楼后则改为在大楼外围街道的人行道宿营三个月。此举被视为各界后来合力重建活活大楼成一座多用途建筑的催化剂[6]

温哥华市政府于2003年斥资500万元从省政府购入大楼[5]。重建项目中大楼最早于1903年至1908年落成的部分获得保留,其余在往后年间加建的部分则于2006年以爆破形式拆卸[7]。项目大致于2009年完成[1],而仿照旧大楼上W字样制造的新W字样则于2010年1月置于新大楼[8],而原有的W字样则放置于大楼地面的公共庭廊[9]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