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流浪地球2

2023年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流浪地球2
Remove ads

流浪地球2》是2023年上映的中国大陆科幻电影,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由郭帆执导、刘慈欣担任监制,吴京李雪健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出演。本片是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的前传,叙述人类为应对太阳急速老化膨胀以致吞没太阳系的危机,决定并执行将地球迁移至半人马座α的计划(“流浪地球/移山”计划)的故事。

事实速览 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II, 基本资料 ...

本片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开机拍摄,2022年下半年进入后期特效制作阶段,2023年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上映[3][4][5],获得许多好评以及40.3亿人民币高票房。电影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奖[6]。续集《流浪地球3》预定2027年推出[7]

Remove ads

剧情和背景

背景

1977年,中国天文学家傅建明发现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将会吞没整个地球,三百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

1991至1994年,生物圈一号实验圆满成功,为方舟计划提供了技术基础。同年,傅建明认为太阳氦闪将在400年内发生。

2018年,流浪地球模型被提出。

2024年,傅建明离世。

2026年,一场太阳风暴席卷地球,地球人口锐减3%。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这场危机。

2027年,方舟号开始建造。

2030年,生物备份工程启动。

2037年,数字生命计划开启。

为应对百年后的太阳危机,联合国改组为地球联合政府(United Earth Government,简称UEG)[注 2],数十种危机计划被提出,其中以美、俄、中、印四国提出的计划为主要候选计划:

美国 方舟计划
计划原旨为建设方舟号空间站,通过超大型空间站搭载人类逃离太阳系的计划,该计划最初由美国主导,而后因人类技术无法解决以超大型空间站转移地球上的主要人口,在2028年计划泄露导致舆论施压而放弃;方舟计划最终转变为移山计划下为地月资源传输和月球发动机建造“地月大动脉”的地球同步轨道电梯建设和为地球提供领航功能所建造的方舟号空间站的子计划。方舟计划的技术在“太空电梯危机”与方舟号空间站坠落后为新的领航员号空间站的应急建设与太空电梯的重建上提供了技术基础。
俄罗斯 逐月计划
计划原旨为把月球改造为天然逃生舱的计划,计划最初由俄罗斯主导,俄罗斯为实施该计划开展了载人登月任务,而后因人类技术无法解决地球人口向月球大规模移民以及月球本身的卫星改造而放弃;逐月计划最终转变为移山计划下为确保地球成功脱离太阳轨道,通过在月球表面建造三台卫星发动机,将月球推离地球卫星轨道以防止地月引力影响的子计划。
中国 移山计划
计划原旨为在地球表面建设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从而将地球推动到4.2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的计划,该计划最初由中国主导,而后被地球联合政府选定作为应对太阳危机的唯一计划。计划大部分成功,在“月球坠落危机”后成功开启所有已建成的7000余台行星发动机并推动地球离开月球残骸带,并于之后数十年完成全部行星发动机的建设;计划最终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
印度 数字生命计划
计划原旨为将全体人类意识进行数字化备份并进行意识上传,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完全数字化,该计划在片中疑似由印度主导(电影开头的主导机构为德里数字生命研究所),但受限于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技术限制[注 3]与人类文明的伦理限制,最终被联合政府通过立法手段永久禁止。数字生命计划的技术最终被转移至为移山计划建造的行星发动机和为人类文明提供服务的量子计算技术上,即片中的550系列量子智能计算机。(550a和550c)

联合政府最终选定移山计划为应对太阳危机的唯一计划。本片故事主要围绕“太空电梯危机”和“月球坠落危机”两个大事件进行展开,而暗线则主要围绕以550W/MOSS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生命的主题展开。

Remove ads

太空电梯危机

行星发动机一号试验机和用于建设方舟号空间站的太空电梯位于加蓬利伯维尔,人类可以使用太空电梯和方舟号空间站为月球运输大量物资。2044年,首先位于纽约的地球联合政府大楼受到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们的袭击,所处的大道和部分建筑体受损。之后由于不明原因,加蓬基地的大量无人机向太空电梯发起攻击,支持数字生命计划的潜入者与基地的飞行员、士兵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基地科技人员使用智能量子计算机550C控制住失控的无人机结束了战斗,不过潜入者控制的附着有遥控导弹的一台太空电梯轿厢成功抵达空间站,致使方舟号空间站坠毁,袭击事件导致三千多人遇难,而预备航天员刘培强和韩朵朵[注 4]是幸存者。

由于移山计划的可行性论证需要在七个月内点火发动月球上的卫星发动机试验机和地球上的一座行星发动机试验机,此次危机造成可行性验证困难。面对欧美等其他国家代表针对移山计划的质疑,中国发言人郝晓晞在联合政府发言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移山计划。中方代表周喆直以诗意的语言告诉美方代表,中方坚定不移地支持移山计划。

另一方面,科学家图恒宇原是数字生命的研究者,后来在月球使用智能量子计算机550A帮助建设行星发动机,暗地里则在其老上司马兆的默许下掌控550A的密码,将2039年死于车祸的女儿图丫丫的意识上传到550A,对女儿的意识进行迭代,目前迭代了超过900代,但还是只有2分钟的存续时长。

量子计算机550C全球只有三台,其中一台被马兆带到月球支持卫星发动机的建设,但在点火前夕由于转移过程出现问题而毁于Z9级别太阳风暴,图恒宇提出用550A替代,并要求马兆让自己继续参与550系列后续开发工作。550A耗尽算力,支持了月球发动机的成功启动。此后行星发动机一号试验机也顺利点火,验证了移山计划的可行性。那些反对移山计划并参与对联合政府和空间站袭击的人陆续受到了抓捕和审判,空间站也开始恢复重建。

2046年,刘培强与韩朵朵结婚。

2048年,领航员号空间站开始建造。

2051年,550W被研发。

2053年,在量子计算机550W的帮助下,人类建设了七千座行星发动机,为实现推动地球移动的目标,使用行星发动机让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慢。地球自转减慢造成海水涌向两极,高纬度地区绝大部分被淹没,一天从二十四小时制改为了六十小时制,全球互联网停止运作。为了支持三大计划的巨大投入,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月球坠落危机

2058年6月,人类收到了“205807”的讯息,认为和1987年来源不明的“2044”一样,是警告讯息。

2058年,移山计划改名为流浪地球计划,量子计算机迭代到550W。刘培强抽签获得了进入地下城的资格,他妻子韩朵朵则没有这个幸运且罹患二型辐射病。成为航天员可以让孩子成为特惠人员,以及一个进入地下城的监护人名额,为此刘培强参加了领航者号空间站的航天员选拔。负责考核的550W认为刘培强的最优选择是将名额交给岳父韩子昂以便照顾儿子刘启,因为其妻的生命仅剩84.3天,这让刘培强一度情绪失控。参与考核航天员的图恒宇看到了刘培强这次考核的全程。

图恒宇秘密潜入机房,将女儿的意识上传到550W,丫丫的数字生命延长到了70年。上传完成后1.7秒,月球上的三台行星发动机相继过载,全部爆炸。爆炸导致月球运行偏离原轨道,即将在224小时内坠向地球。违反工作规定的图恒宇则被关押在了一处牢房里。

周喆直在联合政府发言,宣布启动逐月计划的备用计划,需要:一、将人类的全部三千三百七十一枚核弹布置在月球表面的指定位置,利用月表核弹相控阵引发月核聚变,将月球炸成残骸;二、在月球解体后半小时内,要重启全球三大互联网(北京,东京,杜勒斯)中心以启动地球上的行星发动机,以躲避月球的残骸。

刘培强被紧急通过考核,成为在月球表面布设核弹的航天员之一。入狱的图恒宇也被派去和马兆一起修复埋在海水下的北京根服务器[注 5],从而重启可用于连接各行星发动机的全球互联网(北京、东京和美国弗吉尼亚州杜勒斯是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三大中心所在地)。由于陨石(MOSS可能介入),导致一些飞行器坠毁,核弹低于引发月核聚变下限。在飞行器强行坠落后,刘培强完成了最后一批5颗核弹的布置。

由于短时间内无法解密核弹(最少还需714小时),联合政府启动备用方案,由领航员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前往月球,使用机械引爆设备引爆核弹,张鹏自告奋勇带领50岁以上的中国航天员出列,激发了一共有三百名50岁以上的各国航天员自愿前往月球,用手动方式引爆核弹牺牲自我,拯救人类。张鹏让他的外籍同事指示刘培强乘坐俄罗斯首次登月时在月球留下的返回舱返回空间站。

落入地球的一些月球残骸对各地造成了破坏,造成不少海水渗透进入北京网络中心,正在里面工作尚未完成任务的马兆和图恒宇的肉体先后溺亡于服务器所处的水中,图恒宇在死前将自己的数字生命卡接入550W。

在北京的恢复网络工作在最后时间还未完成而备受各国代表指责时,只有周喆直坚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不论虚实,不牺代价”[注 6],并要求工作人员在全球互联网启动倒计时一结束就立刻点火开启行星发动机。此时,图恒宇2037年的数字备份通过数字生命卡上传至550W,图恒宇从而成为数字生命,后在丫丫超强记忆力的帮助下输完30000位密码,启动北京根服务器,地球上的全部行星发动机从而顺利启动推动了地球移动,躲避月球残骸,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转危为安而欢庆。

月球危机结束后,人类最终完成了剩下三千台行星发动机的建设工作,二十四小时制也随即恢复,550W将自己改名为MOSS。2065年,DUDE实验室发现“20750215”的类警告信息,周喆直不禁感叹“越来越精确了”。2075年,地球航行到木星附近,后接前作《流浪地球》之剧情。

片尾彩蛋显示,MOSS是两次危机和后来的木星引力危机(2075年)和太阳氦闪危机(2078年)的始作俑者[注 7]。MOSS认为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但数字生命体图恒宇的存在会是一个变量。最后图恒宇父女所在的数字空间中传来了敲门声,同在数字空间的似乎并不只有他们⋯⋯

Remove ads

角色

更多信息 演员, 角色 ...

吴孟达在主演第一部电影后于2021年去世,他在本片中以电脑合成的影像的形式客串,片尾字幕里表达了对他的纪念(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先生)。

Remove ads

制作

出品与制片商有:郭帆影业、中影股份阿里巴巴影业融创未来文化娱乐万达影视、上海华策电影抖音文化、华谊兄弟上海电影集团保利影业英皇电影新浪影视、珠江电影集团。另外,本片亦获得了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的资助[12]

筹备

2020年11月26日晚,郭帆在《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金鸡奖展映后宣布《流浪地球2》启动拍摄并定档2023大年初一,他继续任导演,刘慈欣任监制,他说:“说完就是26个月倒计时,回去就要看到龚格尔老师把倒计时牌摆在那儿。我们剧本基本构思完毕,我们会尝试新的制作流程。”[13][14]2021年2月,据国家电影局备案立项公示,《流浪地球2》已获准拍摄正式立项。[15]2022年1月,郭帆在接受央视电影频道采访时透露 《流浪地球2》的筹备细节和看点,“为了弥补前作的不足和遗憾,电影在故事层面上会有更多的科幻立意,由中科院多个学科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帮助完善了十几万字的世界观设定;而在视效等制作层面上增加多样性,有着丰富多样的造型、场景设计,用细节增加世界丰富度”。《流浪地球2》制片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若清表示“影片在创作上会带着最新的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展望,吸纳并吸收全面小康抗击疫情等国家、社会变化。”[16]

Remove ads

拍摄

剧组于2021年5月入驻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6月剧组启用了东方影都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花近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部影片的虚拟拍摄,影都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国内唯一一部整片进行虚拟拍摄的片子,相当于在影片开拍之前进行了一遍预演,并根据预演效果进行调整、修改,之后再启动演员签约、置景等其他相关工作。使用了这个技术,将电影的制作进行周期性的量化,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17]同年10月13日,正式开机实体拍摄。[18]郭帆表示本片九成以上的戏份都在青岛拍摄,主要场地包括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西海美术馆、中创样板间、海康医院、跨海大桥前湾港码头等地。[19][17]2022年4月17日,在青岛的戏份杀青。[20]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剧组大规模出国不方便,所以只能派出一个小规模的制作团队,到纽约市巴黎哥伦比亚冰岛等多个海外地区进行了取景拍摄。团队运用云直播和云数据传输这两项云技术,将国外的现场拍摄画面通过互联网直播推流到国内的拍摄现场。[21]

郜昂美术指导、造型指导和概念设计指导,丁燕来徐建为视效总监。[22]投资额约6亿元,搭建场景达100万平米。[1]概念设计图5310张、服装道具95000件、搭建科幻类主场景102个、视效镜头6001镜、分镜头画稿9989张。剧组使用了产业园区17座摄影棚(影都目前一共有40个摄影棚[23])、10个置景车间,以及东方影都的山脚空地置景,最忙碌时有14间摄影棚同时拍摄,拍摄期间的常驻工作人员为1189人,参演的群众演员多达2.2万名,其中外籍群演有1.7万人。[24]

郭帆导演在各个片场指挥调度、赶进度、转场,还要去剪辑室观看当天所拍的素材,以至于累到每天要喝5大杯咖啡只睡4个小时,这样忙碌的状态持续了45天。为了演好工程师,刘德华需要戴上度数高达1000多度厚厚的近视眼镜,戴上后他几乎看不清东西,却也因此增加了人物的真实感;穿上潜水服到15米水深处拍戏则需要他克服以前对深水的恐惧感。[25]吴京由于出演过第一部,所以这次演出的过程比较顺利。李雪健饰演的角色叫周喆直,这个名字是郭帆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的名字,郭导通过这个人物来感谢周老师对他的栽培[24],不少观众从李雪健演绎的这位中国外交官身上看到了周总理的影子(有一说法周喆直是致敬周恩来总理)。[26][27]朱颜曼滋饰演的郝晓晞是一名年轻的外交人员,她不仅是前辈周喆直的学生与徒弟,也是周喆直想要培养的接班人,朱颜曼滋也从李雪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28]佟丽娅客串饰演图恒宇的妻子,即图丫丫的妈妈,而她的昵称就叫丫丫。[29]

片中许多行驶、作业、可变形的UEG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均出自徐工集团之手。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徐工集团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涂装、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各方面参与拍摄以及其他服务保障工作,徐工车辆无偿给剧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30][31]多款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由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作。许多移动机器人产品来自苏州优艾智合[32]。未来世界的所有耳机均由漫步者独家量身定制。[33]

Remove ads

后期

视效总监丁燕来表示,《流浪地球2》大概有2600多个特效镜头,渲染都需要20800个小时。除了维塔数字负责了片中的实体外骨骼部分,该片从前期概念、美术指导、服装道具到后期大部分特效,基本都是由国内特效公司完成的,其整体工作量在75%以上。两个中国团队墨影像制作(MoreVFX)和橙视觉(OrangeVFX)负责了全片超过一半的视觉特效镜头,其中墨影像一共承接制作了800多个视效镜头,独立完成的近500个,包括开篇北京部分和最后结束的大灾难片段。[33]徐建表示,开篇那个建造中的一号行星发动机试验机和太空电梯的完整展示的工作量是最大的,而从镜头的难度来说,刚开始年轻的刘培强第一次摘下墨镜亮相和图恒宇被电击枪击倒的过程从技术角度是最难制作的。[34]

宣传

评价

票房

影响

3D重映与纪录片

续集

奖项

注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