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流行性脑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流行性腦炎
Remove ads

流行性脑炎(英文:Encephalitis lethargica),又称甲型脑炎嗜睡症(Sleeping/sleepy sickness),是一种非典型性的脑炎。此病最先由奥地利神经学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于1917年报告。[1][2] 此疾病不是由采采蝇(Tsetse fly)传播的非洲昏睡症,也不是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

事实速览 流行性脑炎 Encephalitis lethargica, 类型 ...

此病影响大脑,令一些病人不能说话,甚至不能移动。[3] 在1915年到1926年间,该疾病曾经发生全球性的大流行,据估计有超过100万人感染、50万人死亡,而之后只有零星个案而没有再大规模爆发[4][5][6][7]

Remove ads

症状

流行性脑炎的症状为发高烧喉咙痛头痛重影(Double vision)、动作及思想迟缓、日夜巅倒(sleep inversion), 紧张症(catatonia)和疲劳[3]。一些急症病人可能进入类似昏迷的状态。病人的眼也可能出现不正常的运动、[8]巴金森症候群(parkinsonism)、上半身无力、肌肉痛、手震、颈部僵硬和行动变异(如思觉失调)。

患者可能会在短至一年后患上脑炎后型巴金森症。

病因

流行性脑炎的病因未明。[9]

2004年的一个研究认为是由于免疫反应

流行性脑炎大流行

Thumb
奥地利医生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关于流行性脑炎研究的论文封面。

1915-1926年间,流行性脑炎曾出现全球大流行,据估计有超100万人受感染(具体感染人数不明),部分地方疫情持续至1930年代。[4] 有研究估计全球约有50万人因此死亡,而部分幸存者有残留后遗症。[5]

1916年底,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发现有相关病例,并于1917年将其命名为“流行性脑炎(Encephalitis lethargica)”。[2][4] 与此同时,法国医生让-勒内·克鲁切特英语Jean-René Cruchet也发现并报告了相关病例。此后,欧洲、世界各地开始陆续有疫情的报告。[4]

1927年,流行性脑炎疫情基本消失。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