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浮生六记
清朝沈复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浮生六记》是中国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式散文,全书共有六卷,今仅余四卷(五、六卷失传)。沈复为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浮生六记》完成后原本仅在当地文人间流传,后由上海《申报》于光绪四年(1877年)初刊。其第一卷描述沈复与妻子陈芸的故事;第二卷主要写瓶花盆栽,中华民国国立编译馆所编写的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选文〈儿时记趣〉即出自本卷;卷三亦写陈芸之事;卷四则为游记。五、六卷标题为〈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确切成书年代不明,只知第四卷写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浮生”二字意思是“人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闲情记趣
版本
《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1]:18-21
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1]:18-21伪作者为黄楚香[2]。
2005年山西收藏家彭令发现一本名为《记事珠》的旧书,后来被鉴定为钱泳手录《浮生六记》卷五佚文[3][4]。
2010年9月11日,中国太平洋学会在北京召开《册封琉球国记略》审阅评估会,邀请到多位专家参会。专家审阅了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一致认为经笔迹和文献对比,“肯定《记事珠》确系清代中期学者钱泳的手稿,无现代人伪作之嫌”,并认为《记事珠》中专门提到《浮生六记》,部分条目来《浮生六记》,以肯定《册封琉球国记略》抄自《浮生六记·海国记》[5]。
2010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浮生六记》收入《册封琉球国记略》[6]。
但亦有个别人提出质疑该书是伪作,大部分改写自康熙五十八年册封副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如胡新所撰《〈海国记〉又系伪作考辨(元、亨、利、贞)》等一系列文章[7],引起部分学者如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郑海麟、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教授蔡根祥等人激烈争论,张传玺亦对此质疑。[8][9][10][11][12][13][14][15][16][17]
Remove ads
此书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可查有三种英译本,还有德、法、丹麦、瑞典、日本、意大利、俄、韩、西班牙、荷兰、希伯来、捷克、马来,共十三种语言的译本。英译本最著名者,是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卷译为英文,后又在汉英对照本序中提到“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衍生作品
俞平伯曾根据《浮生六记》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记年表》。而中华民国国立编译馆所编写的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选文〈儿时记趣〉即出自此书第二卷。
改编电视剧
亚视1983年电视剧浮生三记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