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南闪鳞蛇

闪鳞蛇科闪鳞蛇属爬行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南闪鳞蛇(学名:Xenopeltis hainanensis)是闪鳞蛇科的一种。其种加词hainanensis”意为“海南的”。

事实速览 海南闪鳞蛇,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外部特征

体长约60—80厘米,尾巴很短。背面为蓝色,在阳光下有强烈的金属光泽。两侧最下3行背鳞间有1~2条断续白纵纹,最下一行背鳞灰白色,腹面白色,其余都为蓝褐色。尾巴比闪鳞蛇的尾巴要短得多,差别就在这。

生物学

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地方。性谨慎隐蔽,昼伏夜出,白天很难见到其踪影.海南闪鳞蛇捕食蚯蚓,蛙类以及蛇类。

亚种

曾有两个亚种,现已取消:

  • 海南闪鳞蛇普通种,仅分布于海南
  • 海南闪鳞蛇大陆种,分布则较广,遍及中国南部。

现状

本种常在人类住处的后院出现,又有金属光泽,容易被发现,且因为反光常被误认为是毒蛇而大量捕杀。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