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奇啰哩山虫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口神奇
Remove ads
命名
属名源自与其相似的属,啰哩山虫属(Luolishania),而种小名来自化石产地昆明海口(Haikou)。[11][12]
外观
具有明显具有一椭圆形的头, 头部的前方边缘具有一个坚硬的、强烈硬化的板片状结构, 占据了头部整个区域的四分之一, 且向腹面折叠的双褶结构,且类似心网虫属或强壮怪诞虫。头的后部具一对犀牛角状的构造。头部中间有两个卵形的黑疤, 这一构造与海口鱼的眼睛不仅在位置上而且在保存颜色上都非常相似, 因此Liu和Shu认为应该也是行使同样功能的构造。双褶结构是否存在仍然有争议。[11][13]
一开始是由Ma等人指出神奇啰哩山虫的眼睛是黑色"V"型的结构,之后被便被Liu和Shu否认。Liu和Shu给出的原因是化石标本中并不明显,他们认为是ELIJSM0039A的立体结构和原始的眼晶体,才是真正的眼睛。[13]
嘴巴是位于前半段腹面,Ma等人认为嘴巴的位置在前半段身体的末端,Liu和Shu否认。 Liu和Shu给出个理由,是Liu和Shu发现的22个样本中,肠道并不是连结到身体的末端,反之是连接到头部且肠道,也好像连结到了咽喉。在标本名为ELI-M0001中, 有一圆形的软体构造从口中伸出, 在大部分情况下, 这个软体构造都没有保存。因此Liu和Shu认为, 这一个软体构造可能具有扩张和伸缩的能力, 像昆虫的咽舌一样,但存在的是否是有争议。[11][13]
在(背-侧向保存的标本)ELI-M0021中, 一个细小的鞭状构造从头部的背后方伸出来。同样的构造也出现在(背-腹向保存的标本)ELI-M0007中、(腹-背向保存的标本)ELIM0010, 这一鞭状构造也是从头的左侧伸出向头前部伸展。在Liu和Shu认为, 神奇啰哩山虫很可能具有一对一生于背部的鞭状触角, 位于头部的后方, 可能是从眼睛和两个犀牛角状构造的中间区域伸出 。[11]
躯干的横切面呈圆柱形, 由14 个节组成, 由节组成的躯干。前躯干是由前6个节组成的 ,中躯干是由第7~9个节组成的, 第9个节以后的组成后躯干。前躯干各节的横向宽度和长度皆依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中躯干各节的横向宽度和长度皆近乎一致,后躯干各节的横向宽度和长度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最后一对ˇ的附肢之后的躯干末端形成一个小尾突。[11]
躯干具明显横向的纹路, 但仅分布于附肢之间的区域, 附肢附着的地方部位不具横向的纹路, 而形成一个个条带。每一条条带上有一对横向排列的背刺, 并且每个刺都有一个强壮的板作为附着点,附着在条带上。各节环纹数量从1条到6条不等, 其数量与节的宽度成正比,也就是根据身体和附肢的长度成比例的关系。第1体节的环纹只有1~2条, 到第6体节可增至4条。中躯干各体节环纹为4~6条。后部5个体节中除最后一体节没有显示横向环纹外, 均都有环纹, 且环纹的数量由前部的5条向后端逐渐减少为2条。[11][13]
附肢呈圆柱形, 向末端逐渐收缩,附着点最宽, 发现附肢末端只有1个爪。附肢的长度在躯干各部也有变化。第1对的附肢最长, 。除第1对附肢外, 前躯干的其余的5对附肢几乎等长。其中第一对和第二对叶足最长,长5毫米;第三对和第四对的叶足比第一对和第二对短一点点,长4.5毫米。这3对附肢几乎等长, 与前躯干附肢相比, 它们比较短。后躯干的附肢比前躯干附肢短的多。附肢的密度在躯干各部也有变化,前躯干和后躯干的附肢排列紧密, 中躯干附肢排列疏松。神奇哩山虫的所有附肢均发育了细密的横纹。 前躯干的附肢上具两排细刺, 分别位于附肢的前后边缘。中、后躯干的附肢上皆未见刺[11][13],类似火把虫属的附肢[14]。
目前推测神奇啰哩山虫的附肢末端应该只有1个爪子[11],跟爪网虫和强壮怪诞虫类似。[14][15]主要的功用可能不是用来防御,也有可能用作捕食猎物。[14]
分类
虽然神奇啰哩山虫与啰哩山虫表面上相似, 两者都有一个细长的躯干和尾突, 它们之间的也是有区别的也很明显:(1)神奇啰哩山虫具有一对眼睛和触角,而啰哩山虫没有这些构造。(2)神奇啰哩山虫只具14 个躯干体节,但啰哩山虫却具有16 个躯干体节。(3)尽管啰哩山虫的躯干已经显示了初步的分化,但其前部6对附肢不具刺状构造。(4)神奇啰哩山虫在附肢的附着处的躯干上具两排背刺,而后者在其相应位置具3个小瘤点。(5)神奇啰哩山虫的附肢末端只见一爪, 然而哩山虫的附肢末端可见4~5 个爪。Liu和Shu认为神奇哩山虫应该代表着一个新的属种,并且比啰哩山虫要进步一些,因为具有较为发达的视觉器官, 且前部附肢又武装了锐利的刺, 所以神奇啰哩山虫在运动和捕食能力上有可能优于啰哩山虫。[11]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