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宁州图书馆
全中國最早的縣級公共圖書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宁州图书馆是晚清时期位于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一带,属嘉兴地方)的图书馆,是全中国最早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也与嘉郡图书馆并为嘉兴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开端。图书馆馆址初在海宁州州城盐官海神庙西偏屋水仙阁,后迁至州内大东门马公祠门口一楼屋中。1915年(民国四年),海宁州图书馆改称“海宁县公立图书馆”,并结束其11年的历史。图书馆亦是海宁市图书馆的前身之一。
历史
海宁一带自古以来即盛行藏书,而清初康雍时期开始,藏书阁在海宁更是越建越多,开启了海宁藏书鼎盛之先河,而此风气在以后的干嘉道咸时期也不减。到了清末民初时期,由于封建社会解体,以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全中国的私家藏书逐渐趋于衰落。然而,这一时期的海宁藏书家在“西学东渐”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却筹建起海宁州图书馆,并完成了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过渡。[1]
光绪三十年(1904年),海宁士绅祝鼎、周承德等八人联名呈请设立图书馆,而该呈请在当年阴历四月(阳历5月[2])获批准[3],并名为“海宁州图书馆”[4];海宁州图书馆也因此成为全中国最早的县级公共图书馆[1]。图书馆在州城盐官海神庙西偏屋水仙阁建设,由众人捐款修筑[4]。海宁留日学生朱宗莱等人以接收得来的安澜书院旧藏经史时务各书为基础[4],购进一批新书[5],而图书馆的发起人亦捐书捐款以充实馆藏[6];图书馆就这样由民间个人或多人集资创办了[7]。图书馆制订了44条章程,规定了宗旨、经费及借阅规则等[8]。图书馆的经费部分由米捐庙疏提成拨充,部分则来自于私人捐助[3]。祝鼎、居世昌、朱宗莱先后被推举为干事,主持馆务[6]。图书馆也有聘请一名“主藏”,专责收发、整理、检点书籍[6]。其后,各发起人因求学或工作等原因相继离开海宁,无人过问馆务,一位海宁人朱宝瑨便将图书馆的书籍移置到大东门马公祠门口一楼屋中[3]。
1915年(民国四年),海宁州图书馆改称“海宁县公立图书馆”[6],并把旧学宫(孔庙及儒学署)的书籍并入,每年获得200元公款为经费[3];海宁县公署其时委任朱宗莱为县公立图书馆馆长[2]。海宁州图书馆自此不复存在。
Remove ads
意义
海宁州图书馆作为全中国最早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在中国县级图书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由此揭开了海宁藏书文化的历史新篇章[1]。海宁州图书馆也与嘉郡图书馆并为嘉兴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开端[5]。海宁州图书馆亦是海宁市图书馆的前身之一,而海宁市图书馆在2004年举行其百周年庆典,即以海宁州图书馆的建馆年份(1904年)为其建馆年份[8]。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