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尔集团

中国企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爾集團
Remove ads

海尔集团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家电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创立于1984年的中国山东青岛之电冰箱与雪柜、冷冻产品制造业务。截至2014年,已发展至全球雇员超过7万人,收入约2007亿元人民币的家具品牌。此公司在上海香港股票交易市场上市。旗下品牌有卡萨帝[4]以及Leader。[5]

事实速览 海尔集团, 公司类型 ...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南昌海尔专卖店
Thumb
广东新会大润发内贩售的海尔电器区
Thumb
海尔标志兼吉祥物——“海尔兄弟”雕像
Thumb
海尔旧总部大楼
Thumb
位于日本的海尔广告
Thumb
青岛海尔工业园

海尔的前身为青岛电冰箱总厂,创立于1984年。1985年,海尔引进合资伙伴利勃海尔,并使用“琴岛-利勃海尔”(Qindao-Liebherr)作为公司的商标(琴岛是青岛的别称),[6][7]此商标和海尔兄弟图形成为海尔第一代识别标志。海尔早期的合资伙伴利勃海尔是一家由汉斯·利布赫尔英语Willi Liebherr于1949年创办的德国重型机械公司。海尔得名于它的中文名。 1991年,海尔名称确定改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产品商标也同时改为琴岛海尔,推出中英文组合标志“琴岛海尔”。这是海尔的第二代识别标志。

1993年5月,海尔企业名称改为海尔集团,集团将产品品牌与集团名称均设定为中文海尔。同时设计了英文Haier作为标识,产生了第三代海尔企业识别标志。

2002年初,海尔与三洋电机在日本成立合资公司三洋海尔株式会社,由三洋电机控股,负责海尔品牌家电产品在日本的销售和品牌推广。[8]

2004年12月26日,海尔集团启用了新的海尔标志

2006年,海尔集团推出子品牌家电卡萨帝[9]

2007年3月31日,三洋海尔解散,海尔产品由海尔子公司海尔日本销售株式会社销售。[10]

2011年7月28日,海尔集团收购三洋电机的冰箱、洗衣机以及东南亚四国的白色家电销售业务。

2012年9月9日海尔集团提出以8.69亿新西兰元(约54.85亿港元)全面收购新西兰洗衣机及厨用电器生产企业婓雪派克英语Fisher & Paykel(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2009年前,海尔斥资8,000万元购入婓雪派克20%的股份。婓雪派克业务包含家电生产及销售业务与消费金融业务,2012财年总收入为10.38亿新西兰元。

2016年1月16日青岛海尔(600690)提出以54亿美元(约421亿港元)现金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相关资产,本次收购包括通用电气家电所持有位于墨西哥的家电企业Mabe英语Mabe (company)的48.4%权益和Adora、Brillian、Hotpoint英语Hotpoint、Monogram、Calrod、zoneline等358个商标。

2016年6月7日由海尔集团控股41%的青岛海尔和通用电气宣布,双方已就青岛海尔整合通用电气家电公司的交易签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标志着通用电气家电正式成为青岛海尔的一员[11][12]

2019年1月8日,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与意大利Fumagalli家族共同宣布,海尔已完成对意大利家电企业——(卡迪公司英语Candy (company))的收购,此次收购后,Candy公司改称海尔欧洲公司,海尔欧洲总部从法国巴黎迁至意大利,Candy、Hoover英语The Hoover Company(仅欧洲区),Rosières,齐洛瓦意大利语Zerowatt等品牌加入海尔家族。双方合并后的营收在西欧排名第五。

Remove ads

批评和争议

2014年,德国媒体指控海尔提供了预装恶意软件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13][14][15]

早在2004年8月1日,《东方早报》以整版篇幅刊发郎咸平文章《海尔变形记——一次曲折而巧妙的MBO》,直指海尔员工持股会,抨击海尔集团秘密MBO,侵吞国资。[16][17]

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称,海尔公司所获得的世卫组织“全球健康空气领袖品牌”为伪造,并强调将保留法律追诉权[18][19][20]。海尔公司承认指控并向世卫组织致歉[21][22]

2019年5月,海尔集团旗下属公司卷入“贿赂”丑闻。[23][24][25][26]

参见

参考

Loading content...

外链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