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即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大业初年省。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治淄川县,下领四县:淄川县、长山县、高苑县、邹平县[1]。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邹平、高青、淄博及桓台、博兴部分地。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
北宋时,淄州属河南道。金朝时,属山东东路。元朝初年,置新城县。中统四年(1263年),蒲台县由滨州改属淄州,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2]
- 唐朝淄州刺史
- 陈君通(武德年间)
- 孙袭(贞观年间)
- 梁某(649年)
- 柳范(唐高宗前期)
- 于元嗣(660年)
- 武怀运(666年)
- 庞同本(唐高宗时)
- 李文礼(唐高宗时)
- 独孤谌(唐高宗时)
- 封言道(689年—690年)
- 李琨(武周时)
- 崔言道(武周时)
- 李玄同(武周时)
- 独孤昌(武周时)
- 狄光嗣(景龙年间)
- 杜休纂(唐中宗时)
- 李辿(开元初年)
- 郑博雅(730年—731年)
- 李亨(开元年间)
- 李行淳(开元年间)
- 卢某(开元年间)
- 魏方回(开元年间)
- 李浦(开元年间)
- 源光乘(开元年间)
- 李邕(739年—740年)
- 淄川郡太守
|
- 郑昈(乾元年间)
- 张抱麟(乾元年间)
- 殷仲卿(760年)
- 卫季良(大历年间)
- 李纳(777年之前)
- 王圆(779年)
- 李惟诚(贞元年间)
- 崔澹(805年)
- 裴洽(元和年间)
- 张颋(818年之前)
- 令狐通(820年—821年)
- 郑绅(大和年间)
- 李正卿(会昌初年)
- 王晏实(844年—851年)
- 徐鄑(856年)
- 王迺(大中年间)
- 王迈(大中、咸通年间)
- 曹全晸(878年—880年)
- 朱珍(884年)
- 朱珍(887年)
- 刘𬩽(89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