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水汽候观测所
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历史
1896年,台湾总督府发布台北测候所编制,同年10月在淡水建造台湾第一座高15.5米的暴风警报信号标柱。1937年,日本政府因应台湾航空事业对气象情报的需要,于鼻仔头淡水水上飞机场上方建立观测所,1941年升级为“台湾总督府气象台淡水出张所”。
1945年,台湾光复后,淡水出张所改制为“台湾省气象局淡水测候所”,1976年改称为“淡水汽象测站”编制移入梧栖站,归中央气象台二组管辖。1998年“抢救淡水河行动联盟”[1]提出申请,要求指定鼻仔头的淡水汽候观测所、淡水水上机场、原英商嘉士洋行仓库 三处历史建筑为古迹,2000年台北县政府公告三处为古迹,才使得淡水汽候观测所免成为交通部推动的“淡水河北侧沿河快速道路”计划下的牺牲品。2023年改隶改制后的交通部中央气象署,淡水汽象站,测站代号:46690。
设施
淡水汽候观测所现存有楼顶架有风向测试仪的白色三层楼的砖造风力塔,风力塔西侧的气象观测坪内置百页箱、 测雨量器、虹吸式雨量器 、 地震仪、室内温度感应棒等气象观测设备。原有的日式官舍现仅存地基部分。 淡水汽候观测所还负责沿岸潮汐变化的观测。早期为配合水上机场,曾有20多人的编制,在水上机场没落停用以及采用自动化的测量仪器后,现缩编为一人观测站。
图片集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