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海潜水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海潛水器
Remove ads

深海潜水器(英语:bathyscaphe)是一种可自主下潜的深海潜航器,其设计概念源自早期的深海球(Bathysphere),但与后者通过缆绳从水面下放不同,深海潜水器的乘员舱悬挂于浮力舱下方,具有自主航行能力。[1]

Thumb
“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1958年)

设计原理

深海潜水器的浮力舱填充汽油作为浮力材料,因其具备易获取、浮力大且几乎不可压缩的特性。汽油的不可压缩性使浮力舱结构可大幅轻量化,因内外压力能自动平衡而不产生压差。相对地,乘员舱需承受极大压力差,故采用厚重结构建造。在水面上时,可通过将浮力舱内汽油替换为密度更大的海水来精确调整浮力状态。[来源请求]

该名称由首创者奥古斯特·皮卡尔结合古希腊语词汇βαθύς(意为“深”)与σκάφος(意为“船只”)所创。

运作机制

Thumb
“的里雅斯特号”内部结构示意图

下潜时通过向压载舱注水实现,但与潜艇不同,深海潜水器无法用压缩空气排水上浮,因其设计作业深度(如挑战者深渊底部压力超过标准高压气瓶的7倍)使排水不可行。上浮时需释放铁砂作为压载物,这些铁砂将永久遗落海底。铁砂储存于底部开口的漏斗形容器,由电磁铁固定于颈部。此为故障安全设计——电力中断时铁砂会自动释放,确保潜水器自主上浮。

发展历史

首艘深海潜水器FNRS-2比利时科学家奥古斯特·皮卡尔于1946-1948年间建造,以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命名(其前身FNRS-1为皮卡尔1938年用于平流层探测的气球)。动力系统采用电池驱动的电动机,浮力舱容积37,850升(8,330英制加仑;10,000美制加仑)航空汽油。因无进出通道,乘员舱需在甲板装卸。早期下潜记录详见雅克·库斯托著作《沉默的世界》,书中记载“该潜器能承受深海压力,却毁于轻微风浪”。后续FNRS-3采用原FNRS-2的乘员舱并配备更大的75,700升(16,700英制加仑;20,000美制加仑)浮力舱。

皮卡尔设计的第二代实为第三艘潜器“的里雅斯特号”,1957年由美国海军意大利购入。[1]其配备2个压载水舱及11个总容积120,000升(26,000英制加仑;32,000美制加仑)汽油的浮力舱。[2]

重大成就

1960年,“的里雅斯特号”搭载皮卡尔之子雅克·皮卡尔唐·沃尔什抵达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当时已知地球表面最深点。[1]

仪表显示深度37,800英尺(11,521米),后经盐度与温度校正为35,813英尺(10,916米)。1995年更精确测量显示实际深度为35,798英尺(10,911米)。配备强光灯的潜器乘员观察到海床布满硅藻软泥,并记录到“类似鳎鱼的扁平鱼类,约长1英尺宽6英寸(30×15公分)”。[3]此发现证实完全无光环境仍存在生命。

相关条目

  • 1948年 FNRS-2
  • 1953年FNRS-3
  • 1953年 “的里雅斯特号”
  • 1961年“阿基米德号”
  • 1964年“的里雅斯特II号”
  • 1964年“阿尔文号”
  • 1964年“铝潜器”
  • 1970年“深海6500”
  • 1987年“和平号”
  • 2012年“深海挑战者号
  • 2018年“极限因子号”
  • 深海探测
  • 潜水钟
  • 海极级深潜器
  • 潜航器
  • 潜水技术年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