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混血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混血歌曲,又称混血歌谣,台湾音乐术语,指将某种语言的歌曲,配合填入另一种语言的歌词,使成为“外国曲,本国词”的新歌曲。其中又常特指日语歌曲填上台语歌词,以1950、1960年代创作最盛,这些“混血歌曲”虽然并非本土创作,歌词内容却也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景象,抒发社会情绪,而成为国民普遍爱唱的歌谣。[1][2][3]。代表歌曲如《快乐的出帆》、《黄昏的故乡》、《孤女的愿望》、《悲情的城市》、《再会呀港都》等等[2]。
作词方式
压抑本土作曲的问题
翻唱歌曲为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丰富的音乐作品,但由于成本低廉、销路稳定,而受到唱片公司的欢迎,相对压抑了台湾本土作曲者的创作空间。当时许多台语歌谣创作者,受到市场紧缩及经济压力等现实问题影响,只好被迫转行或改以走唱维生。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的本土优秀音乐人才坚持台语歌谣创作,包括洪一峰、叶俊麟、吴晋淮、许石、杨三郎等人,创造出许多经典作品。[1][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