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港尾永兴福德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港尾永兴福德祠,是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屯区港尾里的土地祠,历史可追溯到雍正年间廖朝孔开垦永兴庄,2010年代因开发水湳经贸园区从环中路迁移到中清路。
历史
雍正年间,廖朝孔接受台中岸里五社总通张达京邀请开发永兴庄(今西屯区港尾里)时,为了祈求地方安宁幸福,以大石块兴建此土地祠,称为“水头土地公”[1]。1913年以“福德爷”登记土地所有者,为西屯区广顺段253地号[2]。
1925年前后,港尾子保正廖大妹在此建筑一小型土地公庙,供族人与附近里民祭拜[2]。1973年,廖姓宗亲和地方人士集资,重建成现今貌样[1]。环中路拓建时,此祠迁到环中路靠近中清路[3]。但后来台中市为开辟水湳经贸园区中科路四十米计划道路,庙宇被迫二度搬家[4][5]。2012年5月,市府要求庙宇迁移[5]。在里长杨忠义发动下,约七百位里民连署希望迁至公园用地[6]。但原本依据的《台中市公园绿地园道及行道树管理自治条例》,早于2006年就被内政部否决[7]。当时大河里里长陈资源为了大河里福德祠也遭遇困难,杨忠义在时任市议员的张廖万坚的协助下,跟陈资源到副市长萧家淇办公室协调,最终失败[6]。11月26日,张廖万坚主持说明会,台中市政府建设局、民政局、经发局皆派员参加,百位港尾里里民齐集祠前拉白布条抗议[3]。
因水湳经贸园区开发是台中市重大建设,该路段2013年6月就要动工,副市长黄国荣于该年4月25日举行说明会,和跟西屯区长徐仙卿与市议员陈淑华等人上香,黄国荣掷到代表可迁移的圣筊[5]。6月23日,庙宇暂迁至供奉关圣帝君的港圣宫,副市长黄国荣、立委蔡锦隆、市议员黄馨慧、陈淑华、杨正中、张廖万坚、张廖乃纶等人纷纷到场[4]。2017年8月,地方民众、信徒以手持绳索的方式,一同迁移福德祠的基地到新址[1]。新址选在田地旁,一旁有两株百多年的老榕树[8]。2018年1月16日,举行连续三天的入火安座谢土祈福法会,立委张廖万坚、市议员陈淑华、杨正中、黄馨慧、张廖乃纶、市议员参选人林祈烽都到场[1]。
2025年4月27日,举行土地回归记志纪念碑揭碑庆典,市长卢秀燕前往参拜祈福,并赠“百年福德正神”匾[2]。
Remove ads
祭祀
港尾里一带的廖姓家族为客家人,庙方在每年农历十月时会送大龟粿,代表庆祝生男丁。至现代社会,只要里内在年内有生育的家庭,都可以从庙方得到一份红龟粿加面龟,取添丁大发财之意。[9]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