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超级联赛
足球聯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超级联赛(简称港超联、港超;英语:Hong Kong Premier League,缩写:HKPL),现称中银人寿香港超级联赛,是香港足球总会所举办的职业足球联赛,同时也是香港最高等级的职业足球联赛,首赛季于2014–15年度展开,取代香港足球甲级联赛成为香港顶级足球联赛。首届冠军为杰志[1][2],应届冠军则为大埔。
Remove ads
历史
“香港超级联赛”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1980年代,当时豪门精工的老板黄创山提出成立香港超级联赛,所有足球队均以商业赞助作为球队名称,每支球队设有6名外援下限[3],有别于现时主流的外援上限。黄创山提出此概念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尚未成立。
至2007年,亚洲足球联合会(亚洲足联)为改革亚足联冠军联赛,为亚洲足联的不同成员国的联赛进行评分。亚洲足联的人士于2007年4月到达香港为香港进行评分,且于同年4月15日入场观看当时为顶级联赛的甲级联赛赛事,由南华对杰志,最终赛果为1-1,亦是旺角大球场在2009年重建前最后一场满座的足球赛事。然而亚洲足联对香港联赛的评分并不高,并未获得任何2009年改革后之亚足联冠军联赛的任何席位。于2008年,部分香港甲级联赛的俱乐部因应亚洲足联的评分,决定向香港足球总会提出成立独立于联赛的管理委员会,获足协接纳[4],其后部分甲组俱乐部自发成立“香港职业联赛有限公司筹委会”,撰写了数十张投影片的简报作为建议书,其后有人质疑这份建议书只是一份简报并不够详尽,包括时任足协主席梁孔德。香港足球总会有尝试实行部分建议,包括在2009–10赛季开始前举办慈善盾,但未有正式成立独立于足协的职业联赛或联赛委员会。
Remove ads
2009年,香港足球队创造佳绩,例子包括香港队力压朝鲜晋级2010年东亚足球锦标赛决赛圈,南华晋级亚协杯四强而且全场满座,而香港奥运足球代表队于12月亦历史性夺得2009年东亚运动会足球比赛的金牌。香港政府因应民间要求大力发展足球运动的呼声,而于2010年3月11日的立法会会议上,透过民政事务局公布推动足球发展的“凤凰计划”顾问报告[5]。
香港足球总会根据《凤凰计划》报告书内容,聘请足球顾问团草拟改革报告,于2011年2月11日举行的董事局会议上,通过原则上同意及支持足球顾问团所建议之报告[6]。2011年4月14日,香港足球总会召开特别会员大会,出席的84人全部投赞成票,一致通过修改宪章,正式落实《凤凰计划》改革香港足球运动,原定于2012年成立香港足球超级联赛[7]。
香港足球超级联赛原定于2012–13赛季展开首届赛事,有 12 支球队参加,成立初期将不实施降级制度,并且计划按年增加参赛球队数目[8]。
在2011年5月11日的香港足球总会举行该年度第三次甲组座谈会,提议于2011–12赛季举办最后一届甲级联赛,并实施升 4 降 2 的升降制度,故此,首届香港足球超级联赛将由最后一届甲级联赛的前 8 名球队,加上乙级联赛前两名球队组成[9]。制度要求所有参加香港足球超级联赛的球队必须经营 13 至 18 岁的青年学院,并且可能以新成立的青年学院联赛取代现时的香港预备组联赛。
超级联赛的要求比甲组为高和严谨,根据亚洲足联规定,一个地区最顶级的联赛应有12支球队、教练员需持有A级教练牌、球队内除首发球队外还要有4队青年军,而且球员应设有薪金下限等,因应《凤凰计划》重新设计,香港职业联赛首届赛事延至2014–15赛季开始,并且将2012–13年的甲级联赛升降制度由原先的升4降2,改为升3降1,即由2012–13年度甲级联赛的首9支球队,加上乙级联赛的前3支球队,组成最后一届香港足球甲级联赛的12支参赛球队,再将2013–14年甲级联赛的11支参赛球队加上乙级联赛冠军球队,组成首届超级联赛的12支参赛球队。
但最终由于数支原本在甲组的俱乐部,包括南区、晨曦和公民对港超的安排不满,相继宣布不会竞逐首届港超联,令参与港超的原来班底仅剩下七队,包括杰志、南华、太阳飞马、标准流浪、东方、天行元朗和横滨FC(香港),加上新升级的和富大埔和黄大仙,合共九支球队组成第一届香港超级联赛。
2014年8月21日,香港足球总会主席梁孔德先生联同首席执行官薛基辅先生为香港足球超级联赛开记者会,宣传香港足球超级联赛正式成立。第一届赛事开幕战为2014年9月12日杰志对和富大埔,杰志夺得首届冠军,继末代甲级联赛后,成功卫冕顶级联赛冠军。第二届赛事由东方夺得冠军,是该队事隔21年后重夺香港顶级联赛冠军,而季中上任的陈婉婷成为全球首位带领男子职业足球队赢得顶级联赛冠军的女教练。[10][11]
第三届赛事2016-17赛季,因为球队队数有限,香港足球总会希望增加联赛场次,故加入业余俱乐部港会及广州富力二队(球队最终定名为R&F富力)令队数增加至 11 队。最后港会降级,南华于同年“自降”港甲,港甲第一及第二名晨曦及黄大仙赞助商不愿意加大投资额选择不升级。2017–18年赛季,R&F富力将迁移主场到广州市的燕子岗体育场,为香港超级联赛首次于香港以外举行赛事。[12]
2019–20赛季,上届甲级联赛冠军球队愉园升级,事隔六季后再度于香港顶级联赛中角逐,亦是该队首度于港超联比赛。赛事原有10队参与,但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标准流浪、佳联元朗、香港飞马和和富大埔没有参与复赛赛事,最后有6队角逐复赛。
2020–21年赛季,佳联元朗和和富大埔自行降级,富力R&F宣布退出解散,晋峰则以2019–20赛季停摆前甲级联赛第一名身份加入超联,赛事共有8队参与。2021–22年赛季,香港飞马和愉园自行降级后,香港足球总会邀请港会升级,并成立香港U-23,以维持8队参与,赛事最终因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而腰斩。
Remove ads
2022–23年赛季,和富大埔和深水埗接受香港足球总会邀请升级,令赛事恢复至10队参赛;同时取消未来三个赛季的降级制度,以逹到12队比赛为目标,各支俱乐部同时成立“港超联赛会”,会由2022/23赛季开始营运3年作为“试办期”,集中为港超联市场推广及寻商业赞助,并实现票房共享。[13]
2023–24年赛季,在甲级联赛冠军中西区跟亚军骏英九龙城表明无意升级,季军高力北区决定升级,令本季有11队足球队参赛。
2024–25年赛季,深水埗跟晋峰上季结束后相继决定弃战港超,加上香港U-23解散。同时,甲级联赛冠军骏英九龙城决定升级,令本季参赛队数由11队减至9队。
赛事制度
香港超级联赛会以双循环赛形式进行,即每支球队与其他球队进行两场比赛,一场担任主场,另一场作客。联赛冠军球队可获得亚洲赛事直接资格,如持有亚洲俱乐部牌照则可参与亚足联冠军联赛小组赛,亚洲足联每年均会公布符合亚足联冠军联赛及亚足联杯牌照的参赛俱乐部。足總盃冠军可获亚足联冠军联赛预选赛席位。如果联赛冠军同时是足协杯的冠军,原来的席位将由联赛成绩较佳的球队递补。
升降制采取“升一降一”升降级制度,即最后一名的球队将会在下一赛季降到次级联赛,而次级联赛的首名将可在来届参加香港超级联赛。升降级制度的最终方案由香港足球总会董事会决定。2022–23年香港超级联赛起取消取消未来三季降级制度,以维持一直至少十队比赛为目标。
参赛俱乐部
参与香港超级联赛的俱乐部,须满足香港足球总会制定的“香港俱乐部牌照”的评审程序,获得牌照才能参赛。 资料更新至2025-26赛季。
已离开超级联赛球队包括:
Remove ads
赛事冠名
- 2014年–:“中银人寿”(BOC LIFE)称为“中银人寿香港超级联赛”
比赛足球及场地制服
- 2014年–:Nike
裁判制服
- 2014年–:Adidas
历届三甲
历届最佳裁判
媒体播映
2014年首届香港超级联赛的独家播映权由亚洲电视取得[15]。亚视承诺将会播放最少20场赛事,每队最少直播一场,亦可按照俱乐部要求,额外收费增加直播场次。
赛事安排在本港台及国际台播映,亦会在亚视YouTube频道直播,直播赛事则只限超级联赛及足协杯决赛,其余本地赛事全数录播,安排于深夜或凌晨播出。
由于亚洲电视的免费电视牌照将于2016年4月1日届满,第二届香港超级联赛的播映权改由东方报业集团旗下的网上媒体On.tv东网电视夺得,赛事透过东网电视的YouTube频道以及移动应用程序免费播放。
直播赛事包括联赛及杯赛淘汰赛,决赛阶段。直播及录播赛事可于东网电视及其移动应用程序重温。另外,东网电视每周提供约十分钟精华节目,名为《我撑港超联精华节目》,安排于《香港超级联赛》facebook专页“我撑本地波”、YouTube频道等平台上播放。[16]
2018年起,杰志安排旗下主场赛事以按次收费方式(pay per view)直播,“直播通行证”定价为50港元,作客及杯赛赛事依然保持免费直播。[17]在2019–20年赛季,杰志将“直播通行证”价格降为40港元。2022–23年赛事起,东网电视除了获得“独家播放权”外,东网获得授权与其他平台合作,联合制作及播放赛事。
2017年起,R&F富力于广州电视台的广州竞赛直播其主场赛事,其他赛事则录影播放。2018年起,富力改于广东电视台的广东体育频道及PP体育直播其主场赛事。
2022–23年赛事起,东网电视除了获得“独家播放权”外,东网获得授权与其他平台合作,联合制作及播放赛事,2022–23年起港台电视、无线电视将加入联播。[18] 2022–23年播放方式如下:
入场人数
相关条目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