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宫筹墓

位於士林的直轄市定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宮籌墓map
Remove ads

潘宫筹墓士林芝山岩附近的漳州漳浦潘氏开台始祖潘满兴之孙潘宫筹的坟墓,位于台北士林石角的石角山上,依山而建,位置呈现风水中的“烘炉穴”,上书许多文人雅士的诗文,由其后代组成“潘元记祭祀公业”负责管理。1999年12月31日列入台北市的直辖市定古迹。200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补助70万台币[4],由建筑师汉宝德主持潘宫筹墓修护计划[5]

事实速览 潘宫筹墓, 位置 ...
Remove ads

士林潘家

Thumb
潘宫筹墓解说牌

潘家最早的渡台始祖为潘光义[注 2][6],在雍正、乾隆时期两次来台开垦,潘光义为闽南漳浦潘氏石桥支系第十四世[7][8][注 3],潘光义渡海来台时居于桃园八块庄,潘光义之四子潘董生迁居于唭哩岸(今石牌),并开拓今士林石门北投三芝淡水一代[9],为士林潘氏之祖[10],潘董生的长子潘宫筹迁居于芝兰街并大力结交地方仕绅结交人士[7],如与板桥林家合作造林、樟脑、种茶等事业[10],潘宫筹之子潘永清大力捐资建造义塾推广学风、七度建修芝山岩惠济宫与其他建设[10]、调停泉漳械斗[11]。士林潘家靠捐资、盖建设、结交仕绅官宦等事迹步入仕绅阶层[7]

潘宫筹生平

潘宫筹,字运谋,号策宸,别号竹寿[3],生于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9月8日,卒于1856年(咸丰六年)1月16日[注 4][3]。潘宫筹为潘董生之长子,妻子是郭淑宝(名琼娘,1800年—1836年6月)生了二个儿子潘永清与潘景清,另外还有二个女儿,郭淑宝过世后潘宫筹再娶吕顺堃(1816年—1909年)生四个儿子潘秉清、潘鼎清、潘盛清、潘成清、潘庆清、潘应清。[3]其孙子潘光楷为士林庄庄长,获颁绅章。

潘宫筹以教学为职业,并教导其后代,潘永清为其中最有成就者,并建设义塾,士林潘家因此由农转儒,并得以结交许多文人雅士。[12][13]

军功议叙九品职衔敕封登仕佐郎[13],碑文记载潘宫筹封赠四次官至通奉大夫[注 5],根据清代官制,当家族有人封赠官爵时可将其封赠官爵加于父母身上,潘宫筹由九品官阶封赠至二品官阶可以见得子嗣当官者甚。[3]其儿子潘永清、潘景清、潘盛清皆为贡生,潘应清为同治乙亥恩科举人[13]

Remove ads

墓葬

Thumb
位于潘宫筹墓附近的“潘界”界址碑

潘宫筹卒于1856年,原本埋葬于大屯山麓,当时正处于漳泉械斗时期,潘宫筹墓遭到泉州人占领,家族请知府洪毓琛调解,得以归还棺木[3],潘永清便与泉州人李起畴调停十年的漳泉械斗,在1862年暂时葬于大道庭山[3],1870年2月8日在林国华的帮助下葬于鸿胪山,有许多与潘家有交流的文人雅士及官员所提诗文[9]

现在的潘宫筹墓建于1870年(同治九年),格局为二曲手式[9],墓碑为花岗岩材质,墓手为花岗石和观音石砌造[14],曲手由高而低,依次有石印、石笔左右对称,曲手之间有一对南瓜柱[注 6][14]。墓碑前有石贡桌[3],地上铺有一般墓园少见的大块尺砖[14]。在望柱、石笔及曲手上有许多诗文[9][7]。附近有一个“潘界”的界址碑[9],现在由潘家后代组成“潘元记祭祀公业”负责保管维护,[1]

碑文与诗文

碑文[3]

敕封脩职郎累封文林郎
敕授登仕郎叙功巡政厅
诰封奉直大夫通奉大夫

秉清永清
景清鼎清
应清盛清
成清庆清
 柏
 枉
孙光棇等立
 缺字图片
 棨

国子封考策宸潘先生之墓
同治九年春山人王脩德窆
Thumb
Thumb
墓刻文字上可见杨士芳的题词

潘宫筹墓于1870年重新下葬时有许多文人雅士提起贺词,参予的人有:

更多信息 人物, 关系与职位 ...

这些墓刻文字均为当时的亲友、官宦、仕绅铭刻,潘宫筹的学生亦有望族和仕绅。可见潘家当时的社会关系和地位。[3]

Remove ads

迁葬

根据罗曾均于墓刻上记载[注 7],潘宫筹卒于1856年,原葬于大屯山麓,可能为潘家祖坟的唭哩岸北投行义路一带[3],潘宫筹的神主牌纪录是原葬于大道庭山后迁葬于鸿胪山[注 8],墓刻上写原本葬于大屯山麓暂时安葬,可能是怕械斗波及先人墓葬而先葬于大屯山麓,安葬而不立碑,如同林平侯墓[3]因为风水而在六年后的1862年迁葬到大道亭山,也可能是因为漳泉械斗时遭泉州人占领[3],潘家请知府洪毓琛调解,得以归还棺木重新葬于大道亭山[3],1862年时正逢戴潮春事件大道亭山应为暂时安葬才会有后面牵墓的行为[3]

风水

潘家笃信风水,在《我家家史》亦有许多潘家建筑与风水有关的描述[8],在墓碑上有“山人王脩德”等字眼,这在台湾墓葬上少数会将堪舆师的名子纪录在墓碑上。王脩德为江西安府吉水县人,该地以堪舆师闻名,潘家祖籍福建亦有改葬等风水习俗。[3]

潘宫筹的学生同时也是林维源的妹婿庄正于墓刻文字上记载此墓的风水,潘宫筹墓的穴位为“烘炉穴”[1],鸿胪山可能是该山山势穴位而命名的,根据神主牌[注 8]的记载与庄正的墓刻文字描述,潘宫筹墓的风水位置有“鼎”、“甲”、“传胪”、“三元及第”的意思。[3][15]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