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潭柘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岫云禅寺,通称潭
历史
潭柘寺西晋始建时称嘉福寺,在唐代叫龙泉寺,金代重修之后称大万寿寺,元、明、清三代都有修建。清康熙重建,赐名岫云禅寺。寺名虽经历代改名,但潭柘寺这一俗称一直沿袭下来,潭柘的名字源于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
潭柘寺的建筑布局
潭柘寺分为三格:
- 中路:佛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在大雄宝殿东侧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约1400余年树龄),有“帝王树”之称,西侧与其对称的一棵称为“配王树”。中路还有松树、婆罗树、玉兰树和一些名贵花木。后殿是毗卢阁,往下可俯瞰全寺景观。
- 东路:是清代皇帝游山到此休息的行宫。其中最著名的是流杯亭。亭内挂有乾隆帝亲笔书写的“猗亭”横匾。
- 西路:是一些散落的径院,佛殿建筑物有方有圆,最高处为观音殿,殿角系铜铃。
-
金刚延寿塔
-
潭柘寺二叠系地貌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