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濠江区划沿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
潮阳县自建置以来,原有四乡:新兴乡,兴仁乡,奉恩乡,丰欢乡,共统十四团。及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县杨智丈量田土,改十四团为十六都。嘉靖中置普宁县、惠来县割去六都,存十都。十都名为:县廓都、峡山都、黄陇都、举练都、贵山都、直浦都、竹山都、招收都、砂浦都、隆井都。招收都、砂浦都约合今日濠江区范围,属奉恩乡。奉恩乡还包括竹山都、直浦都,即今河溪、西胪、关埠、金灶一带。
Remove ads
清
明嘉靖(1522~1566)中,置惠、普二邑,割去大坭、酉头、惠来3都与惠来,洋乌、灭水、黄坑3都与普宁,仅存县廓、峡山、黄陇、举练、贵山、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10都。后增民里七坊,别自为图,曰附廓都。万历九年(1581年),洋乌、灭水复还潮阳,是为13都。
清雍正十年(1732)割灭水拓普宁,尚存5图,仍属潮阳,改为附都,则潮阳县时有十三都。为:县廓、附廓、峡山、黄陇、举练、贵山、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洋乌,灭水。
招收、砂浦两都仍属潮阳县,内部一些村落出现变化:
招收都:孤山废、军船头废、半径废、坂上废、西山废、下园废、广澳废,丰积、下尾久废为园,湖边划归附廓都,南沙湾改名为南山,马窖改为马滘,多出西墩、东畔围、朱厝围、大浍、长围、罗厝围、路头崎、上头、里前、棉花村、渡头仔、大浦寮、占店等村。
砂浦都:苏梅湾废为埠,湖仔废,多出松子山、茂洲、郑厝围、葛围、黄厝围、头寮、上人家、中寮、附中尾、尾寮等村,上头划归招收都。东湖分为上、下村。
清光绪《潮阳县志》载:“按 招收一都。为邑左臂,外临洋海,内达径门。嘉靖间(1522—1566),达濠人轻敌敢战,倭奴攻邑,得其精兵以却之。咸丰甲寅(1854年),土寇窃发,三面道梗,通饷道、济樵苏则濠浦人倡之。盖其地弦诵诗书,视他都较盛,与邑中声气尤通,屹然东方一屏蔽矣。”
Remove ads
民国
建国后
参考书目
- 周硕勋。《潮州府志》。清光绪19年(1893)。
- 饶宗颐。《潮州志》。民国38年(1949)。
- 黄一龙,林大春。《潮阳县志》。明隆庆六年(1572)。
- 周恒重。《潮阳县志》。清光绪十年(1884)。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