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滨海高速公路 (新加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滨海高速公路(英语:Marina Coastal Expressway,马来语:Lebuhraya Pantai Marina,泰米尔语:மரினா கரையோர விரைவுச்சாலை),缩写MCE,是新加坡高速公路网中的第10条路线[1],也是该国首条海底高速公路[2]及造价最贵的高速公路[3],于2008年动工、2013年12月开通[4][5]。
该条高速公路全长5千米(3.1英里),东端起自加冷-巴耶利峇高速公路(KPE)与东海岸公园大道(ECP)的立交桥,西端衔接亚逸拉惹高速公路(AYE),让新加坡岛东部、东北部和西部的车辆可以驶入滨海湾一带和当地新开发的中心城区。完工后的滨海高速公路双向各拥有5条车道,而且能合法行驶机车,路幅宽度亦为新加坡之最[6],目地是为了容纳前往市中心的办公楼、住宅及娱乐设施的车流,并可以直通滨海湾金融中心、滨海湾金沙、滨海湾花园[3]、滨海南的新加坡滨海湾邮轮中心与滨海南码头[5]等景点。此外,滨海高速公路与加冷-巴耶利峇高速公路的地下化路段相加之后,也构成了东南亚最长的地下行车隧道[6]。
滨海高速公路的启用仪式于12月28日举办、由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和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主持[6][7],并在一天之后的12月29日投入使用[8][9]。
Remove ads
兴建
滨海高速公路的主体是一段约长3.5千米(2.2英里)的地下隧道,其余部分则建于地面上、东段还可从公路上直接望见新加坡海峡[10]。地下段当中又有420米(460码)建于水底下,最深点距离海床20米(66英尺)[5],与北侧的滨海堤坝互呈平行,两者间仅相隔了150米(160码),这对于隧道的施工构成很大挑战,因为该坝随时都要将大量的水排入南方的海域中[11],强大的冲刷力使得施工团队必须设置强化的临时护土墙来支撑未完成的结构。而且,为了不在隧道兴建期间干扰堤坝正常运作,他们也得确保施工区周边的泥土沉降尺度、附近结构及水压没有出现异常[3]。
此外,全长5千米(3.1英里)的滨海高速公路也是新加坡最昂贵的高速公路。2009年4月28日,陆交局宣布的工程经费为41亿新加坡元,远多于初期预估的25亿元[12]。为配合滨海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建,工程团队还需从水底挖掘泥土来进行填海,最后在隧道周边填出了22公顷大的新生地[5]。
当滨海高速公路开通后,其预计取代的目标对象——东海岸公园大道的西段(薛尔思桥-爱德华太子路之间)便需要作废,当中薛尔思桥-中央林荫道间的路段被降格为四线的普通主干道,并称作“薛尔思道”,而中央林荫道、滨海林荫道往西至爱德华太子路(即亚逸拉惹高速公路旁)之间、长1千米(0.62英里)的路段则将进行拆卸,以腾出空间让市中心能向南扩张。因为东海岸公园大道在此地原先是盖成高架道路[2],阻隔了都市开发。待东海岸公园大道从该区移除后,即可让新加坡的中心商业区延展到此[13]。
Remove ads
批评
滨海高速公路通车的12月29日是一个星期天,但车流量反而多于东海岸公园大道旧路段在工作日的流量。到了通车第二天的星期一早晨,更是发生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利用这条新公路的驾驶人也对于交通状况抱怨连连,甚至有民众被堵在隧道中长达一个小时。根据各方(包括陆交局本身)的意见和认知,用路人对于高速公路新走线和出口周边街道的不熟悉是这场大塞车的重要原因[1][14]。
出口列表
注释及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