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瀑布雨燕
雨燕科瀑布雨燕屬下的唯一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瀑布雨燕(学名:Hydrochous gigas)是雨燕目雨燕科瀑布雨燕属下的唯一一种鸟类。[2]瀑布雨燕生活在马来半岛及大巽他群岛的陡峭山区雨林中,并相当依赖于瀑布作为其繁殖地。[2][3]因其栖地正在减少,因此其物种状态被归入近危。[3]
Remove ads
这个物种是德国鸟类学家恩斯特·哈特尔特与英国鸟类学家阿瑟·伦诺克斯·巴特勒发现的物种,哈特尔特于1901年进行描述,当时其学名为Collocalia gigas。[4]1970年,英国鸟类学家理查德·肯德尔·布鲁克将其归入一个独立的属,形成现今的学名。[5]其属名Hydrochous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浇水者,与宝瓶座有关,象征这个物种与瀑布的连结。[6]:196而种加词gigas则来自同字拉丁语,意指“巨人”。[6]:173
这个物种是一种相当大的金丝燕,使得其外观上较为接近雨燕族而非金丝燕族。[7]其体长16厘米,体重平均约35—39克。[7]其上半身为均匀的深褐色,下半身稍微较淡但不明显。[7]其鸟喙宽平均约3.1毫米、深平均约3.3毫米、嘴峰长平均约7.4毫米;翼长平均约146.0毫米;跗跖约13.5毫米;尾长约58.2毫米。[8]
瀑布雨燕性喜群居,常有60—80只鸟一起聚集的情况。[9]它们为虫食性,且很可能因不具回声定位能力而主要在黄昏时觅食,曾在其胃中发现蚊及甲虫。[7][8][9]其繁殖季在爪哇西部为10月—隔年1月之间,在马来半岛则有4月发现卵的纪录,巢穴主要以羽毛、植物根、纤维、苔癣和唾液组成,位于瀑布水雾会覆盖的地方,一窝一卵。[7][9]卵呈暗白色,卵壳较薄,表面粗糙。[9]
这个物种的整体种群数量尚未完整估计,但据信期分布范围内森林正在逐渐丧失和退化,因而导致其数量可能正在减少。[3]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也因这个原因,国际鸟盟将瀑布雨燕列为近危物种。[1][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