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通天塔 (电影)

2006年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通天塔》(英语:Babel,香港译《巴别塔》,新加坡、台湾译《火线交错》)是一部于2006年上映的剧情电影,由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执导,吉勒莫·亚瑞格编剧,以多线剧情完成导演亚历杭德罗包括《爱情是狗娘》和《灵魂挽歌》在内三部电影的“死亡三部曲”。

事实速览 通天塔Babel, 基本资料 ...

《通天塔》是以四段分别发生在摩洛哥日本墨西哥美国的剧情交织而成,由法国墨西哥美国跨国联合制作,2006年5月23日在第59届戛纳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随后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萨格勒布影展公开放映。2006年10月27日在美国部分城市上映。台湾2006年12月22日上映,香港于2007年1月12日上映,中国大陆于2007年3月13日上映。本片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终获得最佳配乐奖。

日本于2007年4月28日上映,由于至少有15名观众投诉其中一段夜总会场景的片段闪光不断,维时约一分钟,感到头晕,发行商在全国300间戏院,贴出警告告示[1]

Remove ads

剧情概要

摩洛哥篇
一对摩洛哥少年从父亲手上接过步枪,父亲让他们牧羊时用来吓阻胡狼,他们却为了好玩对着游览车试枪,子弹直直破窗而入,射中一名观光的美国少妇。少妇与丈夫的婚姻正陷入低潮,想借着出国旅游为两人的感情回温,没想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山路上受了重伤,游览车紧急开往最近的村落,心急如焚的丈夫苦等不着救护车的来到,他总算知道妻子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另一方面,摩洛哥兄弟闯下弥天大祸,哥哥还揭穿弟弟偷看姐姐更衣的丑事,失望的父亲只好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家园躲避警察的追捕。导演亚历杭德罗表示:“从外表看,他们就像一对在沙漠中迷失的夫妻,而实际上,他们是一对在孤寂中找到彼此的迷失夫妻。摩洛哥小孩的故事不只是警察追捕男孩的悲剧,更意味着在一个高度讲究精神层面的穆斯林家庭里的道德瓦解。”[2]
加州/墨西哥篇
一位在加州打工的墨西哥籍褓姆在儿子婚礼前夕,接到远在摩洛哥旅游的老板电话,要求她无论如何明天不可请假,褓姆只好带着老板的两个小孩一起到墨西哥参加婚礼,回程途中,酒后开车的侄子不耐国界警察盘查,加速闯关,并把褓姆跟两个小孩丢在夜半的沙漠中自己逃命,天亮后褓姆不分东南西北,在千钧一发之际警察终于找到小孩。
日本篇
一名母亲自杀身亡的听障少女,在同侪间寻找认同,她痛恨自己的残疾被别人嘲笑,她用大胆的行径进行反击,她向暗恋的帅哥警员献身,意图用身体交换关怀,最后哭倒在吓傻了的警员怀里。导演亚历杭德罗表示:“沟通不只是说说而已,同时也是肉体上的反应,以千惠子这个日本少女的例子来说,除了缺乏母爱,还受苦于无法言语,当声音无法作为表达时,身体成为工具,用来当作武器或是邀请。”[2]

Remove ads

角色介绍

摩洛哥篇

  • 理查·琼斯(Richard Jones),布拉德·皮特饰演,美国观光客,试图借由这趟旅行挽救婚姻。
  • 苏珊·琼斯(Susan Jones),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美国观光客,理查的妻子,坐在游览车上不幸遭到枪击。
  • 尤瑟夫(Yussef),伯卜克·艾尔·卡德(Boubker Ait El Caid)饰演,摩洛哥牧羊兄弟档中的弟弟,枪法神准,偷看姐姐更衣,试枪打中苏珊,闯下一连串弥天大祸。
  • 阿默德(Ahmed),萨伊德·塔帢尼(Saïd Tarchani)饰演,摩洛哥牧羊兄弟档中的哥哥。

加州/墨西哥篇

  • 亚美妮雅(Amelia),安芝安娜·芭拉莎英语Adriana Barraza饰演,墨西哥籍褓姆,远行摩洛哥的小孩父母要求她在儿子结婚这天仍要照顾小孩,她只好带着两个小孩到墨西哥参加婚礼。
  • 圣地亚哥(Santiago),盖尔·嘉西亚·贝纳Gael García Bernal)饰演,亚美妮雅的侄子,婚宴结束后载着姑妈小孩一行人,酒醉驾车,擅闯边界。

日本篇

  • 绵矢千惠子,菊地凛子饰演,听障少女,自幼母亲自杀身亡,渴望旁人关爱。
  • 绵矢安二郎,役所广司饰演,千惠子的父亲,到摩洛哥打猎时把猎枪送给了当地导游。
  • 间宫谦治警官,二阶堂智日语二階堂智饰演,受上司指示,调查摩洛哥枪击案的枪支来源。
Remove ads

幕后花絮

《通天塔》的2500万美元预算来自各方投资,以派拉蒙优势Paramount Vantage)作为统筹,派拉蒙优势电影公司是派拉蒙集团收购梦工厂后重组成立的新公司[3],《通天塔》是该公司的创业作,2005年5月开始拍摄,历时一年。
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为本片命名时,准备过许多不同的片名,最终以《圣经创世记第11章中的巴別塔定名,“让本片的隐喻更有意义”[4],亚历杭德罗认为拍摄《通天塔》的过程有如建筑一座巴別塔,四段剧情各有不同的语言,本质上是四部不同的电影,他试着不以旁观者的观点来穿透四种不同的文化[5]。《通天塔》和《爱情是狗娘》及《灵魂挽歌》并列为亚历杭德罗的“死亡三部曲”,他自己则认为这三部电影除了同是运用多线剧情的重叠架构外,唯一的共同点“就在于最终它们都是亲子的故事”[6]
《通天塔》拍摄初期,除了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已经领衔确定外,其他演员都是后来才加入,剧组人员甚至到了摩洛哥才在开拍七天前,向村子里的回教寺院借用广播系统,临场征选摩洛哥篇的演员[7]。而墨西哥篇则大多启用《爱情是狗娘》合作过的演员。亚历杭德罗原本希望在日本篇能启用真正的听障少女作主角,征选九个月没有下文之后,他才决定找菊地凛子出演千惠子这个角色[8]
为了让各段剧情都能独具风格,摄影师罗德里哥·皮亚哥英语Rodrigo Prieto利用各种不同的电影胶卷和格式,将剧中角色的个人情感透过视觉化表现出来,以影像品质的细微差异,诸如颗粒质感、色彩饱和度和背景锐利度,“我们得以强调实质上和精神上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感受”[9]。艺术指导布里姬·布萝赫(Brigitte Broch)用各种不同的红色调为影片上色,摩洛哥是橘红色,墨西哥是鲜红色,最后用微微的紫红色来描绘日本[9]。在剪辑方面,《通天塔》使用超过2500个个别镜位,有大量影音可供剪辑,大约是4000段左右的影片量。以《断背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的古斯塔沃·桑塔欧拉拉Gustavo Santaolalla)为本片找到一种既能连结各方文化,又能保持主体性的乐器乌德琴。乌德琴是阿拉伯无琴格乐器,佛朗明哥吉他与墨西哥吉他之母,还散发着日本古筝的音色,正好适合用来串连剧中来自美国摩洛哥墨西哥日本等地的角色剧情,与其它乐器合在一起,交织出本片的音乐锦织[9]

得奖记录

  • 2007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
  • 2006年:美国电影剪辑协会奖
  • 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 2006年:丹麦影评人奖,最佳美国影片
  • 2006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 2006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人道精神奖
  • 2006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优秀技术奖
  • 2006年: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配角(菊地凛子)
  • 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类影片
  • 2006年:美国哥谭奖,最佳整体演出
  • 2006年:美国国家评论奖,最佳突破性演出(菊地凛子)
  • 2006年:美国棕榈泉国际影展,年度导演奖
  • 2006年:美国棕榈泉国际影展,整体演出奖
  • 2006年:丹麦罗伯特影展,最佳美国影片
  • 2006年:美国圣地亚哥影评协会奖,最佳整体演出
  • 2006年:美国圣地亚哥影评协会奖,最佳电影配乐
  • 2006年:美国旧金山影评协会奖,最佳女配角(亚德莉安·娜巴拉扎)
  • 2006年:美国卫星奖,最佳电影配乐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