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克兰历史地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这里列出了在历史上属于乌克兰,和/或乌克兰人以及他们的先人所定居过的各个地区。

主要的历史地区
依据历史背景对乌克兰大致区分,可分为五大区域,在此分区间各自的族群组成、语言使用情形、历史经验、政治立场等都有所不同[1][2]:
- 受过哈布斯堡管治的地区,即加利西亚、外喀尔巴阡和布科维纳地域,此范围涵盖利维夫、捷尔诺波尔、伊瓦诺-福兰基夫斯克、外喀尔巴阡及切尔诺夫策西部等地,历史而言上述地域受欧洲影响颇深,在族群、文化以及历史经验上有其独特性。
- 沃里尼亚,此范围涵盖沃伦和罗夫诺两区域,历史而言上述地域与加利西亚一样均受欧洲影响很多,但18世纪末波兰被瓜分后是被帝俄兼并管治百年,在二战后再被苏维埃化时遭受残酷对待,有许多乌克兰人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1]:1020,具有一定俄罗斯殖民的负面经验。
- 聂伯河右岸/右岸乌克兰,此范围包括基辅、文尼察、日托米尔、克罗皮夫尼茨基、赫梅利尼茨基、切尔卡瑟及切尔尼夫齐东部等地,虽在波兰被瓜分后受俄罗斯管辖,但直到19世纪末叶右岸大部分土地依据属于波兰领主,而在地乌克兰人主要为农民。此地于1922年苏联成立时即加入乌克兰苏维埃,相较缺乏被强迫苏维埃化的悲惨经验。
- 聂伯河左岸/左岸乌克兰,此范围包括波尔塔瓦、切尔尼希夫、苏梅、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第聂伯罗、扎波罗热北部、赫尔松北部和尼古拉耶夫东北部等地,此地率先于1654年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后被俄罗斯正式管辖,直接受俄罗斯影响超过三百年。
- 受过奥斯曼帝国管治的地区,涵盖乌克兰南部和克里米亚半岛,包括扎波罗热南部、赫尔松南部、尼古拉耶夫西南部、敖德萨和克里米亚等地。在18世纪俄罗斯夺取前,该地域居民主要为鞑靼人,未开发土地较多尤其内陆部分,叶卡捷琳娜夺得该地域后更名为新俄罗斯并积极推进垦殖开发。
Remove ads
传统意义的地区
乌克兰地区的传统名称,也是地理、历史和民族性意义上重要的标志。
第聂伯河上乌克兰,大乌克兰
鲁塞尼亚,罗斯王国,西部乌克兰,西部州,小波兰
波多利亚(赫梅利尼茨基州、文尼察州、敖德萨州以北、基洛沃拉德州以西)、小波兰
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基洛沃拉德州以东),新塞尔维亚,乌克兰中部
- 蓬蒂特草原东欧大草原,荒野之地,新罗斯
- 克里米亚( Krym ),又塔夫里亚、陶里达
跨喀尔巴阡 / 喀尔巴阡 鲁塞尼亚, 亚喀尔巴阡罗斯,喀尔巴阡乌克兰等等
- 马拉穆列什
- 北布科维纳(切尔诺夫策州)
历史上由乌克兰人(与其他主要民族)居住的地区,部分或全部在现代乌克兰之外:
Remove ads
乌克兰地区

地缘政治、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因素,在决定将乌克兰不同地区划分到半官方层面的地区时候,有担起对应角色作用。地图显示了一些地区大致上的粗略位置。 “乌克兰中部”、“乌克兰东部”、“乌克兰南部”和“乌克兰西部”这些术语会经常被使用而出现。不过这些区域的边界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仅作为一般上的参考。此类区域通常可能包括:
- 乌克兰中部,是一个更模糊的术语,通常表示西方或东南部总代称所未包含的地区。
- 乌克兰东部,会指向顿河盆地、乌克兰斯洛博达、陶里达大陆地区等。
- 乌克兰南部,通常包括整个塔夫利、克利福洛盆地以及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州地区。另外它可包括顿河盆地,特别是与亚速海相邻的陆地。
- 乌克兰西部,会指向历史悠久的加利西亚地区,也会包括沃利尼亚、波多利亚、外喀尔巴阡和/或布科维纳。
除此外的其他术语就很少被使用到——例如“乌克兰西南部”,它可以表示跨喀尔巴阡或布查克 。有时,“乌克兰东南部”一词用于定义乌克兰南部和东部的两个地区。由于该国的形状,狭义上,“乌克兰北部”一词通常用于表示切尔尼戈夫/苏梅的隆起部分,或者更广泛是指代整个波利西亚。 “乌克兰西北部”几乎完全是指历史悠久的沃里尼亚地区。这使得“乌克兰东北部”这个词在其中是最为罕见——它要么用作乌克兰北部狭义定义的同义词,要么用作斯洛博达乌克兰(尤其是苏梅州)的同义词。
-
乌克兰中部
-
乌克兰东部
-
乌克兰北部
-
乌克兰南部
-
乌克兰西部
-
历史地区
历史上的乌克兰政权
- 基辅罗斯(早期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国度),(879–1240)
-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1199–1349)
- 哥萨克酋长国 (1649–1764)
-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中央拉达(1917–1918)
- 乌克兰人民苏维埃共和国(1917–1918)
- 敖德萨苏维埃共和国(1918)
- 顿涅茨克-克里沃罗格苏维埃共和国(1918)
- 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1918)
- 乌克兰国家元首(1918)
- 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1918–1919)
-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总督局(1918–1920)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9–1991)
- 加利西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0)
- 喀尔巴阡-乌克兰(1938–1939)
- 乌克兰国民政府(1941)
- 乌克兰总督府(1941–1944)
参见
- 乌克兰地理
- ISO 3166-2:UA
- 以人名命名的地方列表(乌克兰)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