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坵屿灯塔

位於金門縣烏坵鄉的燈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坵嶼燈塔map
Remove ads

乌坵屿灯塔莆仙语:O-ku Deng-tah)是一座位处金门县乌坵乡灯塔,始建于五口通商时期。乌坵位处通商港口厦门福州之中继,同时也位于人口众多、渔业发达的湄洲湾口与兴化湾口。

事实速览 乌坵屿灯塔, 位置 ...
事实速览 乌坵灯塔, 旧称 ...
Remove ads

历史

清朝时期

  • 1874年(清同治13年),由英籍赫德主导,营造司正工程师韩得善(David M.Henderson)设计,副工程师哈尔定(John Ropinald)监造在海拔一百米处,大坵山顶建此灯塔。[1]

中华民国时期

  • 1913年(民国2年)及1930年(民国19年),先后两次整修。
  • 1943年~1945年(民国32年~民国34年),日本占领乌坵岛,并住于塔内,美军战机攻击日军船只及灯塔,灯塔因此受损,塔顶被轰击,造成灯具损毁及塔身降低。
  • 1945年(民国34年),由英人协助修复,因二次大战遭美军轰炸受损的灯塔。
  • 1948年(民国37年),原装一等石油灯因战乱时损坏,同年换用五等电灯。
  • 1949年(民国38年),国共内战期间受炮击毁损,当地驻军修复。
  • 1951年(民国40年),碍于军事考量,停止发光。
  • 1959年起,高金振担任守灯人,担负灯塔外观保养、上漆任务,至2001年退休。[2]
  • 2000年(民国89年),11月“乌坵灯塔”编制正式解编,灯器运缴海关。
  • 2001年(民国90年),1月15日最后一任的灯塔主任高金振奉令退休后,海关未再派员接管,乌坵屿灯塔终止运作。同年1月19日,海关同意将主灯室、办公室及仓库共三间房舍借给军方使用。[3][4]
  • 2006年(民国97年),6月13日金门县政府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等,公告为县定古迹。
  • 2007年,高金振逝世,女儿高丹华继承父亲遗志成立文史工作室、收集乌坵灯塔史料,企图使灯塔复灯。
  • 2017年(民国106年),7月23日睽违66年复灯。
  • 2018年2月12日,文化部公告指定为国定古迹[5]

灯塔结构与行政诸元

灯塔结构诸元

  • 塔高:(原)19.5米,目前塔高仅为17.3米。
  • 塔身涂色・构造:圆型石塔、外观黑色,顶层外有环绕阳台
  • 灯高:(原)87.2米。
  • 灯器:(原)5等电灯。
  • 灯质(频率):(原)每5秒一闪白光。明0.5秒,暗4.5秒。
  • 光力(原):白光:2,600支烛光
  • 公称光程(原):白光11.3[6]

灯塔行政诸元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