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敏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敏島map
Remove ads

乌敏岛(Pulau Ubin)是新加坡的第二大外岛,面积仅次于德光岛,面积约10.2平方千米,是除圣淘沙岛之外新加坡外岛唯一还有民居的岛屿。按新加坡政府的规划,岛上的大部分自然环境将维持原状。在“采花岗石场”、椰树及“橡胶园”、红树林沼泽和“养虾场”,可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岛的东部海域有着许多螃蟹海星海马珊瑚等海洋生物。乌敏岛在非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每年吸引30万人次过岛郊游。[2]

Thumb
乌敏岛上的渡轮码头
事实速览 乌敏岛Pulau Ubin உபின் தீவு, 自然地理 ...
Remove ads

历史

1825年8月4日,时任英属新加坡驻扎官约翰·克劳福上岛鸣礼炮21响、升联合杰克旗以宣告世人乌敏岛已成为大英帝国管辖范围。[2][3]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建国。

乌敏岛早期采石业兴盛,居民众多,人口曾一度高达约3000人。[4]

交通

Thumb
停靠在乌敏岛港口的渡轮
  • 岛上遍布公路及羊肠小径;
  • 岛上各处设有9个不同大小的码头,其中只有南部的码头设有定期航班,来往新加坡岛的“樟宜角渡轮码头”(英语:Changi Point Ferry Terminal),航程约10分钟。渡船费用为单程新币4元,服务时间:早上6:00至晚上11:00。

营地

  • 新加坡外展学校”(英语:Outward Bound Singapore,简称O.B.S.)在岛屿的西部分别设有两个附有码头的营舍 。
  • 北部设有“全国学生警察露营地”(英语:National Police Cadet Camp)

渡假村

  • 乌敏乐园渡假村英语:Ubin Lagoon Resort):设有一座冒险乐园、一间活动中心、一家海鲜 食堂、马来民族的高脚屋及一个饲养海洋鱼类的人工礁湖。活动:潜水或游泳。

工农业

乌敏岛因早期采石业兴盛设有好几个采石场,岛上也设有农场。

  • 岛上各处设有“克坦石场”(Ketam Quarry)、“克克石场”“Kekek Quarry”、“乌敏石场”(Ubin Quarry) 、“北干石场”(Pekan Quarry)及“巴莱石场”(Balai Quarry)等采石场地。
  • 中部设有“养虾场”。

宗教场地

Thumb
柏林苑(摄于2015年4月)

泰国佛寺

佛教的“泰国佛寺”位于“惹兰暹庙”(马来语:Jalan Wat Siam)

韦陀法宫

道教的“韦陀法宫”位于“惹兰安都舍宁”(马来语:Jalan Wndut Senin)

大伯公庙

同属道教的“佛山亭大伯公庙”位于“罗弄敏江”(马来语:Lorong Binkiang),庙里有新加坡三座古老的庙宇戏台之一。大伯公庙的戏台是岛民的联络中心每逢大伯公诞或中元节等节庆,戏台都就会上演酬神戏;戏台也曾是新加坡举行选举期间岛上举办群众大会的地点。[2]

柏林苑

俗称“拿督姑娘庙”,系岛上1974年设立的一座阴庙。庙宇供奉一位身份未知的,于1914年坠崖身亡的18岁德国女生。[5]

村庄

现任村长:朱玉春(脚踏车出租店老板)[6]

  • “惹兰榴梿”(Jalan Durian)

2村落
-“马来甘榜”(Kampong Melayu)
-“榴梿甘榜”(Kampong Durian)

  • “惹兰日落洞”(Jalan Jelutong)

1村落
-“日落洞甘榜”(Kampong Jelutong)

学府

私塾

二战于新加坡爆发之前,岛上就已设有传统私塾教育,由岛上的几个大户合请“教书先生”教书。[7]

公立敏江学校

公立敏江学校(罗马音译:Bin Kiang School)是岛上一所1952年创办,1985年关闭的民办华文小学。学校由当时的汉族岛民集资创办,鼎盛时期有超过400名学生在此求学,敏江曾经是乌敏岛上唯一的一间学校[4];学生在毕业后均负笈本岛进行中学教育。敏江学校在关闭之后被岛民用于举行社交聚会,最终于2000年被拆除。[8][7]

流行文化

电视剧

Thumb
乌敏岛上的一间传统甘榜屋

综艺节目

小说

  • 在苏格兰作家丹尼·华莱士(Danny Wallace)的作品《好好先生》(英语:Yes Man)一书中,华莱士在访问新加坡时因他人建议(书中设定他必须同意)而访问了乌敏岛。他在书中被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告知说该岛是座“天堂”,必须参观。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